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原文赏析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原文赏析
1/4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原文赏析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原文赏析
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语言朴实浅易,写景如画,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只。“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回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现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首诗素来讲解不同样,主要分歧是在对“归”的理解上。一种建议以为“归”是诗人的抵达,诗人在迷漫风雪中突然找到投宿处,如“亲如一家”一般。另一种建议是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重点是诗人的立足点在哪里。前者,诗人是在“白屋”外,在风雪途中;后者,诗人在“白屋”内,或前两句在屋外,后两句在屋内。
拓展阅读:刘长卿一生
刘长卿是由盛唐向中唐过渡期间的一位优异诗人。关于刘长卿的一生素来没有确考,《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没有他的传
记,闻一多先生以为其生年为公元709年,傅璇琮先生以为是
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余的说法。卒年一般以为是在
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刘长卿因官至随州刺史,也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唐玄宗天宝进士。肃宗至德间任督查御史、长洲县尉,贬岭南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代宗时历任转运使
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二年(781),任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
他一生崎岖,有一部分感触出身之作,但也反响了安史之乱后中原一带荒芜凋敝的情形。如《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疲兵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原文赏析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原文赏析
2/4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原文赏析
篇》、《新息道中作》等,笔调凄凉沉郁。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
为主,尤工五言。五律精练浑括,于深密中见俊秀。如《新年作》、《岳阳馆中望洞庭湖》、《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海盐官舍早春》等。七律也多秀句,如“小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长沙过贾谊宅》)。
五绝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中对月》、《送灵澈上人》,以白描取胜,饶有韵致。但他的大部分诗内容单薄,境地狭小,缺乏变化,有字句相同之感。
年轻时在嵩山读书,玄宗天宝中登进士第。在天宝十四载
(755年)他可能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安史之乱就迸发了。
年,肃宗即位,刘长卿被委任到苏州部下的长洲县当县尉。
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至德三载(758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上元元年(760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走开苏州到洪州待命。在赴洪州途中,停留馀干,与大诗人李白
相遇,“谁怜此别悲欢异,万里青山送逐臣。”(《将赴南巴至馀干别李十二》)李白当时在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放还,而自己将远行岭外。
其实,刘长卿终于没有到南巴任职。次年(761年)秋季,他又受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
今后数年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元人辛文房的《唐才子传》卷二这样说:“长卿清才冠世,颇凌浮俗,性刚多忤权门,故两逢迁斥,人悉冤之。”上元二年(76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原文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