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荒漠化的危害和治理.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页,共五十三页。
想一想:
沙尘暴的沙源从哪里来?
第二页,共五十三页。
每年的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
第三页,共五十三页。
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学习目标
知道
西北内陆,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内蒙古大部分地区。
读一读
找一找: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
第二十页,共五十三页。
提示:请从西北地理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进行分析。
议一议
影响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有哪些?
一、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三页。
内蒙古高原
地形
位于第二级阶梯。东中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是“三山夹两盆”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阿尔泰山
天 山
昆仑山
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三页。
气候
位置
深居内陆
远离海洋
水汽难以到达
干旱
阻隔水汽进入
高山环绕盆地
青藏高原隆起
地形
中国干湿度分布图
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三页。
中国干湿度分布图
植被
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三页。
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大风频繁。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
河流
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水量少。
植被
植被稀疏,自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
地理位置
地形
影响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因素还有哪些?
小结展示
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三页。
人类不合理
的生产活动
过度放牧
乱砍滥伐
过度开垦
影响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三页。
在干旱区,土地的植物产出极为有限。而在缺乏能源的地区,人们仍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料问题的主要手段。
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三页。
(2)过度放牧
超载放牧
牧草生长
能力、土壤结
构被破坏
草场载畜
量降低
土地沙化
短期的经济利益
加速草原退化、沙化进程
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三页。
目前,西北荒漠化地区的草场超载率多在50%~150%,少数地区高达300%。
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三页。
风蚀耕地
“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是西北地区草地开垦的真实写照。
第三十页,共五十三页。
(3)过度开垦
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三页。
小结:
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三页。
练一练:
读图想一想;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三页。
人口的快速增长
水资源利用不当
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
过度开垦
人类不合理的工程建设
开矿等
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三页。
C
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三页。
C
A
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三页。
第二课时
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三页。
1、防治荒漠化需要全球合作
2、防治荒漠化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3、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
针对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荒漠化严的状况, 1978年国家开始实施“三北” 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4、我国的具体措施
三、荒漠化的治理
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三页。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三页。
2.两条原则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3.一个重点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
害严重地段
第四十页,共五十三页。
2.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三页。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林体系
经过多年围封禁牧和生态治理,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环境逐步好转、恢复 。
第四十二页,共五十三页。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紧紧相邻的沙漠和绿洲
第四十三页,共五十三页。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宜林则林
宜牧则牧
现有林地
绿洲边缘的
灌草林带
已荒漠化的地方
作为防护林
发展林业、牧业
退耕还林
退耕还牧
第四十四页,共五十三页。
第四十五页,共五十三页。
宁夏盐池牧场防护林
第四十六页,共五十三页。
内蒙古牧场防护林
第四十七页,共五十三页。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薪炭林
沼气池
(5)控制人口增长
第四十八页,共五十三页。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
解决能源
的途径
开源
节流
营造薪炭林
新建沼气池
利用风能、太阳能
推广省柴灶
第四十

荒漠化的危害和治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inqinzhang
  • 文件大小12.08 MB
  • 时间2022-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