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小学数学“真学课堂”教学预案年级二上单元五课题认识厘米主备人掘港小学修改执行人教学目标 1. 经历认识长度单位的过程,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能够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2 .使学生在操作、比较、观察等活动中,体会学习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理解物体、线段近似长度的含义和表达方法,积累测量长度和按指定长度画线段的经验; 3. 使学生积极参加操作、测量、画图等活动,主动了解长度单位厘米,感受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难点掌握用刻度尺量长度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直尺、边长 1 厘米的小正方形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激趣引新谈话: 同学们, 你们想知道自己的桌子有多长吗?好, 请大家动动脑筋自由选择喜欢的工具,量一量桌子的长度。提问: 为什么大家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谈话: 看来, 我们要想准确量出物体的长度, 就必须有统一的单位。人们为了量得大家都承认的结果,常用什么工具来量长度?米尺上有一种长度单位叫做厘米,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 板贴:认识厘米)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二、大胆尝试 1. 认识刻度尺(1 )要求学生拿出直尺观察,挑选三把直尺, 投影展示, 提问: 这些尺子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让学生从左往右按顺序读一读数。师指出: 这些线在尺子上叫做刻度线, 刻度线有的长有的短。引导学生看一看长刻度线之间每一大格的长度是不是一样。(2) 谈话:现在共同点找出来了,关于这些共同点,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谈话: 大家提的问题很好, 今天我们就先来探讨这些问题。看看尺子上的数字,它们是怎样用来表示刻度的。学生可能回答:都有数字; 也可能回答:都有小竖线。学生的回答可能是: 数字是用来表示什么的?有什么作用? 最小的是几?刻度 0 ,表示起点,接着是刻度几?顺次往下说一说。 2. 认识厘米。讲述:量比较短的物品,常用厘米作单位。(1) 指一指。小结: 在米尺上每相邻两个较长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都是 1 厘米。(2) 数一数。刻度 0 —— 3 是几厘米?还有几到几也是 3 厘米?刻度 0 —— 7 是几厘米? (3) 比一比。用小方块比划 1 厘米(4) 找一找。①找一下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厘米? 谈话:我们要牢牢记住身
“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