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your text here and write down your opninon thank you add your text here
第一章 教育和教育学
夸美纽斯
(,1592-1670)了社会生活的需要
3、无专业和专职的教师,能者为师
4、无文字的课本、教材,无专门的教育场所,无一 定的制度和形式。
5、具有简单、自发、分散、随机等特点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二)农业社会的教育:
第一,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第二,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第三,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选读:
樊迟问稼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论语·子路》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三)工业社会的教育的特征。
第一,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第三,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第四,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四)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第一,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
第二,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
第三,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第四,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 本理念。
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奴隶社会~17世纪)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三、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四、教育学的价值
一、教育学的萌芽
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语》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
“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结合;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的学行结合;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以身作则以及因材施教。
一、教育学的萌芽
《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学记》简介: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该书论述了教育的作用,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和视导制度,教育和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问题。如“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不凌节而施”,“长善而救其失”,“禁于未发”,“教学相长”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育的规律,成为千古传诵的教育格言,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一、教育学的萌芽
欧洲古代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一前347)的《理想国》(The Republic)与《美诺篇》(Meno)。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总结了当时的雅典和斯巴达的教育经验,提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教育制度,规定了不同阶级的人的不同的教育内容。
一、教育学的萌芽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一前322)的《政治学》(The Politics)与《尼各马可伦理学》(TheNichomachean Ethics)。亚里士多德是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思想家。
一、教育学的萌芽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这本书大约写于公元90年前后,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1415年在瑞士圣·高尔女修道院藏书楼,被著名的古籍搜集家波尔齐奥·布拉秋利尼(1330—1459)发现。有的译为《雄辩术原理》)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一、教育学的萌芽
古代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特点
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均是作为他们的哲学思想或政治思想中的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反映其教育思想的理论观点多混杂在他们的政治、伦理、哲学等著作当中,对教育经验的大量论述,多是现象的描述和自我经验的概括总结,缺少独立的科学命题和理论范畴。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教育学学科独立的标志:
第一,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第二,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
第三,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第五,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教育学学科独立历程中的几个重要人物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
最先提出教育学这个概念的,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弗兰西斯·培根。培根在1623年撰写了《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书,他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
第一章 教育和教育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