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领略] WiFi 是怎么穿墙的? 我们经常在手机上看到 WiFi 信号满满的, 但数据传输就是不成功, 很难上网。这是怎么回事? 由于手机的无线芯片主要功能还是接收,同时因为电池的消耗,一般来说, 路由器发射出来的信号要比手机强得多得多, 所以当我们把路由器放在客厅,客厅接收到的信号差不多在 60-70 db 隔一堵承重墙后, 大概衰减 7-10db ,手机在卧室接收到的信号依然还有 53-60 db ,就算相隔两堵承重墙, 也还有 46-50 db, 并没有影响到路由器在一般家庭里的覆盖。但手机的信号就弱很多, 当隔一两堵承重墙后, 衰减得特别厉害, 路由器接收到的手机发送出来的信号就会比较难于辨认, 这个时候手机接收到了路由器发送来的数据, 会发送确认消息, 告诉路由器它收到了现在的数据可以继续发接下来的数据, 由于路由器不能辨认手机发送的确认消息,会认为手机没有收到数据,然后不停尝试重新发送,造成死循环。其实这就是一个助听器的问题,老人耳朵不太好使,跟你说话,他听不到你说话, 却以为你没有听到他, 就努力说很大声音, 就像我们路由器的天线一样, 越做越多, 越做越长, 你已经听得很刺耳了, 他还不知道,但一旦带上助听器,帮助他听到你说话,问题就解决了。 WiFi 也是一样的, 给路由器加很多很长的天线, 只会让更家庭里充斥着“刺耳”的 WiFi 信号,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倒产生了多余的电磁辐射, 为身体健康种下隐患。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提高路由器听的能力, 这个参数叫做接受灵敏度, 或者最小接受灵敏度, 也就是说当路由器听到的信号大于这个阈值,路由器就能辨别并处理这个信号。一般来说提高这个接受灵敏度有三个办法,一是采用较好的企业级 WiFi 芯片(价格一般都很高),本身就比较灵敏;二是加一个放大器,但往往会带来别的问题;三是增加天线,增加接收信号的增益,但一方面增加有限,另一方面天线具有方向性,某些方向增强了,另外一些方向却减弱了,用户并不会调节天线的方向,天线摆放错了,还不如没有天线。
科普领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