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习做家务的好处
“劳动最光荣”这话一点也不假,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手段。可我们做父母的都把这些给忘了,过分地宽容孩子、宠爱孩子,什么事情都舍不得让孩子做,这样对孩子一点好处都没有,只会把孩子变成一个懒惰、依赖性强的人,严重的还会自己的衣
服挂在壁橱里;清理自己的书桌。
9—11岁:换床单;会操作洗衣机;会做比较简单的饭菜;支配一定数目的钱,去较近的超市,能独自买东西;能招待客人;自己乘公共汽车。
11—1岁2:路途近的事情可以自己出门去办;帮父母打扫房间;清理厨房;帮家里人去办些外面的事。
2、家长一开始陪孩子一起做家务。
孩子的房间要让孩子自己收拾,开始时我们可以陪孩子打扫卫生,让孩子与自己一同拖地、扫除、擦桌子和墙壁做起。我们和孩子一起择菜、洗菜、切菜;通过手帮手指导,教孩子学会淘米,煮饭,能烹饪简单的家常菜。这样有利于提高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主要在双休日,我们洗衣服时把孩子带着,并指导如何动手操作,可以教孩子先洗小件衣服,然后再洗大件衣服。和孩子一起买菜,让孩子学会算账,怎样挑选蔬菜,怎样讨价还价。这样做,能让孩子学会正确花钱,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还能使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长社会知识。我们可以一边劳动一边与孩子交流,交流时要尽可能把工作设计得简单具体一些,“把玩具收到那个红色盒子里”这种说法远远好过“把玩具收拾整洁”。陪是为了不陪,孩子开始做事,家长不能不陪,特别做厨房时家长不在旁边是不安全的。而当孩子学会了做家务后,家长可以不再陪了,应让他们独立去完成家务。
、家长要适时的示弱。有的家长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为孩子服务,从不叫苦叫累,孩子习惯了家长的照顾,习惯了家长像“机器人”,培养出的孩子怎能不无情无义呢?我们不舒服,就告诉孩子:“妈妈累了,可以给妈妈倒一杯水吗?”“妈妈腰疼,能帮妈妈擦一下地吗?”孩子通常是不会拒绝的。家长的示弱,给了孩子表现自己的机会;家长的示弱,给了孩子爱父母的机会;家长的示弱,让孩子明白自己也有照顾父母的责任,何乐而不为呢?教育就是注重生活里的每一个细节,不是面对面地说教才是教育。
4,使孩子了解怎样做和为什么这样做。
如让孩子抹桌子,要教孩子挽起袖子,以免弄湿衣服;告诉孩子洗抹布时不要把水洒得满地都是,以免滑倒;抹时应顺着一个方向抹,整个桌面都要抹到;抹好后要将抹布洗净挂好。这样边示范边讲解,让孩子看清听懂,他才会学着做,并逐步掌握这些技能
5、让孩子有实践的机会
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不能只限于口头,而应该通过劳动实践来进行,多给孩子劳动的机会。如果成人在平常没有让孩子参加具体的劳动,那么,孩子是不太可能爱好劳动的。其实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然而却被许多成人给剥夺了。比如,当他们看到妈妈在洗衣服时,他也会要求洗;看到爸爸在修电器,他也会在一旁跃跃欲试。当遇到这种情况,成人一定不要拒绝孩子,这个时候正是成人教育引导的好机会,给予孩子适当的肯定不仅可以保存孩子的劳动热情、培养孩子的
创造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出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
上面给大家讲了教孩子做家务的办法,最后我们来说说家长要注意的
问题有哪些。
1、要注意的是指导说明应当简洁明了。
最关键的要点就是选择那些简单而直接的工作。举个例子来说,如果
你要一个小小孩打扫好自己的房间,会发生什么呢?最大的可能是一
双无
做家务的好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