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叶嘉莹诗词课稿.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叶嘉莹- 唐宋词十七讲之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温庭筠的词给人的是一种感官印象。先看第一句" 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这个形象,在"花间集" 的时代有几种可能。第一种可能,可以指山眉,说女子眉毛的形状象山。在这首词里面, 它指的是不是眉呢? 我以为不是的。词中说小山重叠,眉毛可以象小山,但如何重叠呢? 还有, 词中第三句有" 懒起画蛾眉" ,又提到蛾眉。就文学的感动的情意上说来,这种重复显得凌乱, 不能造成一种感发的效果。小山还有一种可能, 就是指山枕。五代时"山" 是可以形容"枕"的。顾? 写的两首" 甘州子"里, 就有" 山枕上, 私语口脂香"和" 山枕上, 几点泪痕新" 的句子。但我以为, 温词中的小山, 不指山枕。因为他说小山重叠,现在软的枕头可以两个重叠,山枕是无法重叠的。剩下的一个可能,是山屏。小山的形状,指的是屏风,是折叠的屏风,有点像山的形状。有人以为这说法不对。说下边将" 鬓云欲度香腮雪" ,是女子鬓边如云的头发要从脸上遮掩过去的样子。屏风离得老远,女子在床上,两者不能衔接。可是,我们不能用现在的屏风来理解古人的词。古人所说的山屏或屏山, 就是在床头的。我们可以用温庭筠自己的词来证明。他在一首" 菩萨蛮" 中写有"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 ,把屏山和睡脸结合在一起来写。我们上面讲的" 鬓云欲度香腮雪", 指的是睡脸,小山指的正是屏山。" 小山重叠金明灭"," 金明灭" 是什么呢? 他所写的应该是早晨, 阳光从门窗的空隙照射进来, 照在这个女子枕畔的屏山上, 而屏山上是有一种金碧螺钿的美丽装饰的。所以当日光照在上面, 就显出金光闪烁的样子。有了光线人就容易惊醒。" 鬓云欲度香腮雪" ,晚上卸了妆,头发是披散的。鬓云欲度,度是度过的意思。当她在枕上一转头,那鬓云就欲度--- 流动过来,要掩过去没有掩过去的样子。腮就是指面颊,以" 香腮雪" 说明她的腮上有脂粉,是香的,皮肤是白的。他把"云" 放在前边,把"雪" 放在后边,说香腮的雪白,鬓发的乌云,这是温飞卿的特色。到后来" 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这就跟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结合在一起了。屈原说"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其中的" 蛾眉" 是指一种才德志意的美好。李商隐写的" 无题":" 八岁偷照镜, 长眉已能画", 是代表一个有才学, 有志意, 有理想的人, 对于自己的才能志意的珍重爱惜。可是温庭筠说的不只是画蛾眉, 他说的是" 懒起画蛾眉", 这懒起有道理吗? 欣赏诗词不能从表面上来看,我们读诗词要超出外表所说的情事,看出一种精神上的本质才行。你要从屈原的爱美要好,看出一种在精神品质上爱美要好的心情。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作用,就是培养读者一种爱美要好的感情。下半首说"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这女子戴上花是前后镜都照一照,从每一个角度看这花的位置是不是适合, 是不是美好。" 华严经" 上曾经说过, 人与人的关系, 人类之间的关系, 2 你不要以为你一个人是渺小的,是微弱的。每一个人说出的话,做出的事,都在众生界中,产生了或大或小的不同的连锁反应。" 众镜相照" ,就会重重现影,就" 成其无尽复无尽" 了。所以照花要前后镜,就看到花面交相映。花是美丽的,人也是美丽的。女子从起床梳妆到梳妆的完成,最后自己的这种衡量,写的是一个美好的完成的高峰。" 交相" 二字表现了一种重重无尽, 精力饱满的样子。而且这种修容自饰的精神,也与屈原" 离骚" 之以衣饰之美为喻托的传统有相合之处,这正是张惠言说" 照花" 四句是" 离骚" 初服之意的缘故。最后两句" 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帖" 字通"贴"字。"帖" 字有两种可能, 一个是熨贴的意思。襦是短袄,罗是材料的质地,绣是罗上花纹。另外一个可能是" 贴绣" 的意思。贴绣和补花差不多,剪一块材料补贴上去,然后在剪贴的花样周围,把它用针线缝起来,缝绣上去。帖绣的是一对一对的金色鹧鸪鸟。中国常常用鱼鸟--- 比目鱼, 鸳鸯鸟, 代表一种幸福美好的生活, 代表一个人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对象和归宿。而这一首词,是写一个孤独的女子没有人赏爱的寂寞的心情。所以最后一句, "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是一个反衬,是点醒她所追求的,正是一个双双对对的理想,衣服上双双对对的鹧鸪,正是对她孤独寂寞的生活的反衬。用西方的话来说,是 irony ,是一个反讽。水精帘里颇黎枕, 暖香惹梦鸳鸯锦, 江上柳如烟, 雁飞残月天。藕丝秋色浅, 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温庭筠词的美,不仅是感官的形象,还有声音的美。中国的古典诗词是把中国的语言文字运用得最精致最美好的。枕,锦,都是上声的字,都是曲折而向上扬起的声音,有一种飘扬悠远的感觉,这都在词

叶嘉莹诗词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0012230
  • 文件大小101 KB
  • 时间2017-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