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题
创新是民族
进步的灵魂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
更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
推动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一个国家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江泽民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一度是困扰我们的理论和实践难题。1991年初,邓小平创造性地指出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1992年,他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一论断从根本上否定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掀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篇章。
思考:1992年,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⑴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⑵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列举我国现代在理论、制度上的创新事例。
新时期历次思想解放(理论创新)
1978年战胜“两个凡是”,冲破了“个人崇拜”。
1992年破除姓“资”姓“社”,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
1997年冲破姓“公”姓“私”,冲破了“所有制崇拜”。
2000年,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了新一轮思想大解放。
三个代表
(1)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的变革
①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的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与建立在感性直观基础上的古代科技相对应的是模糊直观的思维方式,与近代经验自然科学相对应的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而与现代理论自然科学相对应的则是辨证的思维方式。
思考: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是什么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为什么?
②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
你能就以上关系举出一些事例来吗?
比如,在改革开放前,我们没有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平等意识、开放意识、维权意识。通过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思维观念形成了,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水平都发生了变化,人们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
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
——恩格斯
名言赏析
(2)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创新是如何推动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形成和发展的?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生活与哲学《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盈利模式创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