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文学名著欣赏论文.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中国文学名著欣赏论文
成绩:
(论文首页纸)
— 2010-2011学年第 一 阶层人们中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可以说,阿Q是一面镜子,不论哪个阶层的人都可以照出自己的弱点,从而引起警觉。阿Q的形象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阿Q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找到真正的革命党。这个问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是无法解决的,当时的鲁迅也不能解决。但小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以后发表,形象地宣告了资产阶级政党不能解决农民问题,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这对于人们思考革命的出路,在客观上有着重大意义。
二、小说的艺术表现形式
《阿Q正传》的艺术表现独具特色,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作者运用高度的艺术概括手法,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阿Q就是从许多人身上吸取了相似的东西,进行艺术联想和想象而塑造出来的一个典型人物,通过这个人物的塑造,概括反映了极其广泛的社会生活内容。鲁迅善于用白描、富于动态的描写手法,简洁勾画出人物的外貌特征。对阿Q的外貌,作者没有集中地、静止地描绘,而是在阿Q行动的过程中逐步地展现出来。可以用鲁迅的一句话概括:“只要在头上戴一顶瓜皮小帽,就失去了阿Q”。作品把阿Q放在复杂的矛盾斗争的环境中生活,让他在复杂的人物环境中行动,与各种人发生关系,从而多方面地展示出他的性格,充分地揭示出阿Q主义的各种表现。《阿Q正传》用喜剧的笔调写悲剧,塑造了富有喜剧性的悲剧性格,喜剧性与悲剧性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阿Q的阿Q主义是无价值的东西,用喜剧的手法将其撕毁,能引起人们的反省。然而,存在着阿Q主义的阿Q是一个勤劳、质朴的雇农,他也有好的品质,有革命的积极性,他的性格中也有有价值的东西。他终生劳动却不得温饱,最后做了无辜的牺牲品。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的悲剧结局另人同情。阿Q性格中交织着悲剧和喜剧两种因素,这两种因素本来不协调的,但他的不觉悟,使他们得到了统一。作品获得了喜剧效果,引人发笑;但读者在笑的时候,感到难过,嘲笑中含着眼泪,对主人公的愚昧,麻木感到气愤、焦急,也为他的遭遇感到悲痛容和不平。喜剧的外形中包含着悲剧的实质,揭示着严肃的社会主题。
而构成作品喜剧风格的重要手段是讽刺。《阿Q正传》表现了用讽刺格调写小说的高超艺术。《阿Q正传》讽刺艺术的特点之一是运用了夸张的、漫画式的表现手法。阿Q与小D的“龙虎斗”,阿Q与王胡的比赛捉虱子,就像一幅幅漫画。作品中的一幅幅的讽刺的漫画联在一起,构成了旧中国悲凉人生的巨幅画卷。
三、描写心理活动的技法丰富多采
  鲁迅先生对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技巧也是很讲究的。运用丰富多彩的技法表现人物心理活动是构成《阿Q正传》的心理描写的又一特色。这里我想从丰富多采的技法中举出几例略加说明,作为认识这一艺术特色之一斑。
  1、通过绘制心理图画,传达心理信息。作者在表现阿Q的一些重要的心理活动时,运用了绘画的方法,描写出来的心理活动给人以浓烈的图画感。最能体现阿Q“革命”要求的是阿Q宣布“造反”的当天晚上在土谷祠里迸跳出来的一系列思想。作者用了四个自然段描写他的心理活动,每一个自然段都是一幅形象鲜明

中国文学名著欣赏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井平
  • 文件大小563 KB
  • 时间2022-06-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