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电荷库仑定律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电荷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
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第1章第1节
课题:电荷库仑定律
课时:2课时
 一、教材分析
1.库仑定律既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根本规律,又是学习电场强度的根底,不仅要求学生定性知识〕
  演示:用和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箔片开,说明玻璃棒带了电。
  师问:摩擦起电现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生答: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这样的物体就带了电。
  师问:自然界中存在哪几种形式的电荷?摩擦起电中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什么电?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又带什么电?
  生答:正负两种电荷,玻璃棒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
  师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
  生答: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师问:它们所带的电荷的多少叫什么?单位是什么?
  生答:电荷量〔Q〕,单位是:库仑〔C〕
  师问:这种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什么?
  生答:摩擦起电。
  〔教师用验电器演示验证摩擦起电和接触起电〕
 3.带电本质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最后一段有关物质部微观构造的描述,思考和答复以下问题:
  〔1〕物质的微观构造是怎样的?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
  〔2〕什么是自由电子,金属成为导体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积极阅读教材,思考并答复以下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带电的本质是电子的得失。
4.起电方式
  师问:使物体带电方式有哪些?
  生答:摩擦起电、接触起电。
  师问:除了摩擦起电、接触起电外,还有没有可以使物体带上电的方法?
.
.
  生答:人们发现还有感应起电。
  教师:1.做课本演示实验1.1-4,观察在带正电的C向A、B靠近时,A、B的箔片开情况.
  2.分析现象并结合检验,得到A、B分别带上了负电荷和正电荷。
  3.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物体,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感应起电,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
  师生共同分析感应起电的实质: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电荷从物体的一局部转移到另一局部。
  师问: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三种起电方式的微观机理是否一样?起电实质是什么?
  生归纳总结:1.摩擦起电:原因是电子的转移。
  2.接触起电:原因仍是电子的转移。〔同时弄清楚了电量均分现象和中和现象。〕
  3.感应起电:仍是电子的转移。

  通过三种起电方式原因的分析,由学生总结得出起电过程中电荷守恒: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局部转移到另一局部,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并与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相类比,指出他们都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规律。〔指导学生学习中也要有知识的迁移、总结、类比、融会贯穿。〕
  做出电荷守恒定律的另一表述:
  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过渡语:这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根本定律之一。通过前面的学习,清楚了物体带电的本质,而一个带电体终究带多少电?经过大量实验证明,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电荷量e或者是电荷量e的整数倍。
6.元电荷
〔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容〕答复以下问

电荷库仑定律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286107238
  • 文件大小79 KB
  • 时间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