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论持久战读后感1800字
抗战全面爆发后,在国民党内出现了“速胜论”和“亡国论”等论调。在共产党内,也有一些人寄望于国民党正规军的抗战,轻视游击斗争。但是,抗战10个月的实践证明“亡国论”、“速胜论”是完全错误的。2022年论持久战读后感1800字
抗战全面爆发后,在国民党内出现了“速胜论”和“亡国论”等论调。在共产党内,也有一些人寄望于国民党正规军的抗战,轻视游击斗争。但是,抗战10个月的实践证明“亡国论”、“速胜论”是完全错误的。抗日斗争的发展前途原委如何?一时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1938年5月,毛泽东写的《论长久战》初步总结了全国抗战的阅历,批驳了当时盛行的种种错误观点,系统阐明白党的抗日长久战方针。
毛泽东在其闻名的《论长久战》一文中,把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喻为“犬牙交织”的斗争。他透彻地分析了敌我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优劣,阐述了“犬牙交织”的几种形态:内线与外线,有后方与无后方,大块与小块,局部与整体,包围与反包围。毛泽东同志精当地运用了“犬牙交织”这一成语,以富有辩证哲理的分析,形象生动地巧抒胸臆,使人们明白了“长期而又广阔的抗日斗争,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犬牙交织’的斗争,这是斗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震天动地的伟业。”既驳斥了速胜论,又痛斥了亡国论,使全国人民看到了成功的前途,增加了必胜信念。(以上资料节选自《应用写作》杂志1998年第11期《军事成语与军事应用文写作》)
在《论长久战》中,毛泽东指出:“中日斗争不是任何别的斗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头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斗争。”日本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但它的侵略斗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中国的国力虽然比较弱,但它的反侵略斗争是进步的、正义的,又有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这种进步因素的代表。日本斗争力气虽强,但它是一个小国,军力、财力都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斗争;而中国是一个大国,地大人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斗争。日本的侵略行为损害并威逼其他国家的利益,因此得不到国际的怜悯与救济;而中国的反侵略斗争能获得世界上广泛的支持与怜悯。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斗争的长久性和最终成功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最终他得出结论:“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终成功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斗争是长久战。”从而有利地批判了当时国内存在的速胜论与亡国论,为人民指明白抗日斗争的正确道路。
毛泽东还指出:这场长久战将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卫的时期。其次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打算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毛泽东着重指出,其次阶段是整个斗争的过渡阶段,“将是中国很苦痛的时期”,“我们要打算付给较长的时间,要熬得过这段艰难的路程”。然而,它又是敌强我弱形势“转变的枢纽”。毛泽东强调“此阶段中我之作战形式主要的是游击战,而以运动战协助之”。“此阶段的斗争是残酷的,地方将遇到严峻的破坏。但是游击斗争能够成功”。
为了实现长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毛泽东还提出一套详细的战略方针。这就是在第一和其次阶段中主动地、敏捷地、有安排地执行防卫战中的进攻战,长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第三阶段中
2022年论持久战读后感1800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