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诗歌鉴赏,菊花,蝉
篇一:语文强档:诗歌鉴赏与练习——蝉、菊花)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题。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蝉
虞2022年诗歌鉴赏,菊花,蝉
篇一:语文强档:诗歌鉴赏与练习——蝉、菊花)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题。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蝉
虞世南
垂诿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两首诗分别写了“菊花”“蝉”两种事物,那么作者的用意就是描情摹态吗?
2.在两首诗里,作者的形象是如何显露出来的?
1.咏物诗不干脆表露诗人的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方、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志向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这是常识。依据诗中对这个物象描述的一些特征,分析诗人的真正用意,这是方法。
2.咏物诗经常运用自况、自喻、自比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精神境界和人格特征。
答案:1.两首诗虽然分别冠以“菊花”、“蝉”,但均言在此而意在彼、别有兴寄。《菊花》中,借菊花的高洁的品质来表现诗人自己名贵无瑕的品德。《蝉》中,作者借“居高饮露”的蝉来表现自己那种“不假良史之辞”,不借“东风之力”,而是凭借“垂诿饮清露”的超凡脱俗的形象来向世人表明:自己立身高洁,不须要外界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的隐然自得之情。
2.作者的形象是借“菊花”、“蝉”的形象描绘而自喻出来。在诗歌里作者貌似超脱,游离于诗歌的形象“菊花”“蝉”之外,其实,在“此花开尽更无花”里;在“居高声自远”的蝉声中,我们完全可以品评出作者那种清高的节操来。
篇二:古代诗歌鉴赏
19:古代诗歌鉴赏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人依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肯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详细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诗歌作品中的人物、事务、自然景物和详细生活环境都是形象。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子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就是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既指人物形象(包括诗人“我”的形象),更多的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形象。
1.主子公形象
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
《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热情痴情、淳朴忠厚,女青年美丽活泼、伶俐俏皮;
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悲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氓》刻画了勤劳和善而又醒悟刚烈的女主子公形象;
《孔雀东南飞》:刻画的同封建家长制作斗争的刘兰芝、焦仲卿等。
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
2022年诗歌鉴赏,菊花,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