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送审稿)
杞县人民政府
二。。九年六月
杞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杞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0录
I
第一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一、杞县概况
(一)地理交通
杞县位于豫东平原,隶属开封市,地处东经114。36'11"—114。55'00"、北纬34。13'30"—34。45,50"之间,北邻兰考县,东接睢县,南连太康县,西达开封县,西南与通许县接壤。南北最长60公里,东西最宽30公里,。
杞县交通条件日趋便利,106国道纵贯南北,327、325省道横跨东西,北依310国道、日南高速、陇海铁路,县城东距京九铁路90公里,西至京广铁路和郑州国际机场70公里、古城开封50公里,北距陇海铁路25公里,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杞县在地质构造上属中朝准地台华北凹陷带,地处通许凸起北缘,北与济源一开封凹陷相连,地层具有明显的双层结构,基底层为太古界中深变质岩和元古界浅变质沉积岩,盖层属中、新生代陆相碎屑岩,盖层厚大于8000米。杞县属于黄淮平原一部分,地势比较平坦,自西北向东南缓倾。区内平均海拔为58米,-,相对高差为11米,平均坡降为l/5000o除县境东部黄河故道上有少数3・5米高的砂丘外,其余均为平地,按其成因可分为冲积风积砂丘砂地和黄泛冲积平原两种地貌类型。
0录
I
杞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第一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2
3
2、气候
杞县地处暖温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水资源比较丰富。总的气候特点是冬长寒冷雨雪少,春短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充沛,秋季晴和日常照。,-°Co最冷月为一月份,平均气温-°C,最热月为七月份,°C。日平均温度大于10°C的年平均活动积温为4703°Co年日照时数为2242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51%。全年太阳辐射总量平均为115千卡/cn?,其中有效辐射量56千卡/cn?。年平均无霜期210天。,最大风速22米/秒。年平均降水量为723mm,年均蒸发量为1840mm。
3、土壤
杞县土壤为2个土类,3个亚类,5个土属,24个土种。全县土壤类型分为潮土和风砂土两个类型,且以潮土为主,风砂土为辅。
4、水文地质
杞县属于淮河流域涡河水系。通过县境较大的河流主要有惠济河、淤泥河、铁底河、小蒋河、圈章河、茅草河、涡河故道、小青河、大堰河、小温河等10条,另外,较大的干支沟渠有30余条。
,,,。,,。
浅层地下水是杞县最重要的水资源,平均埋深2・4米,自北向南逐渐变浅。极富水区
0录
I
杞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第一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6
3
(60-100吨/小时)、和富水区(40-60吨/小时),。地下水质较好,PH值大部分在7・,适宜农业灌溉和人畜饮用。
5、植被
杞县地处暖温带,气候温暖,植被类型属于华北落叶林带,境内土地均已耕种,自然植被较少,现有植被均系人工栽培和野生杂草。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高粱、大豆、红薯、谷子、绿豆、棉花、花生、油菜、芝麻、麻类、烟叶、瓜类和蔬菜等;野生杂草主要有茅草、痪藜、芥菜、行义芝、黄蒿、艾、狗尾草、马齿菜、马唐等;林木主要有泡桐、榆树、毛白杨、苦楝、柳树、槐树、枫树、银杏、桃树、梨树、杏树、石榴、枣树、苹果树、紫穗槐、花椒等,花卉有合欢、月季、桂花等。
(三)社会经济
1、人口状况
杞县下辖21个乡镇,592个行政村,1063个自然村。截止到2005年,全县总人口1063439人,其中农业人口980283人,%,非农业人口83156人,%。
2、经济状况
2005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744266万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6998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148万元。工业总产值738419万元,农业总产值24975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
杞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