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本对话感人物形象——《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设计理念】“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激励、唤醒、鼓舞。”本篇教学设计的特色在于大胆取舍文本, 引导学生与黄河对话,与羊皮筏子对话, 与艄公对话,沉下心来在文本中多走几个来回。教学中紧紧扣住文中的中心句, 着力从文本语言出发, 落实言语实践。运用多种方法强化体验, 激活心智,以文动人,以情感人, 使学生从黄河的磅礴气势,羊皮筏子的小而轻,乘客的谈笑风生等方面来理解和感受艄公的勇敢和镇静的风采。【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语言, 在层层地递进、在反复诵读中, 深刻领悟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为什么被成为黄河的主人”。 2. 引导学生从黄河的险、羊皮筏子的小而轻、乘客的从容来感受黄河主人公勇敢、镇静的风采,领悟只要沉着勇敢、智慧机敏,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教学重难点】反复品读文本,体会艄公的品格,使学生明白艄公为什么是黄河的主人。【教学过程】一、巧选切入点——提炼关键词。 1. 默写三组词语(教师连续说一组两个词生默写) 2. 出示三组词语: 黄河胆战心惊羊皮筏子提心吊胆艄公敬仰和赞颂(让生对照改正) 3. 让学生任意选择其中几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一段话。【设计意图: 把听、说、写练习在一起进行, 既让学生整体把握了课文内容,又训练了学生概括能力。】二、与文本对话——走进人物内心。(一) 抓住“胆战心惊”,体悟黄河的险。 1 .播放黄河波涛汹涌、恢宏气势的录像 2. 交流: 同学们, 刚才你看到什么样的黄河?听到了什么的黄河? 3. 课文中有很多描写黄河的词语、句子, 请大家浏览课文, 然后画出来。 4 .交流后,出示归纳的词、句子。①汹涌的激流湍急的黄河险恶的风浪滚滚的黄河波浪滔滔的黄水惊涛骇浪②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5 .自由读一读,你能否让听的人感觉到胆战心惊? 6. 全班齐读: 让我们所有的同学能感受到黄河的雄姿, 也能体验到那份胆战心惊! 【设计意图: 大多学生都没有看过黄河, 也感受不到黄河的雄浑磅礴的气势。因此,我让生观看黄河录像, 学生再读着词句,脑中便会将文本语言与录像中的一个个镜头链接起来, 学生感受到黄河的那种势不可挡的气势,为下文感受艄公的精神做下铺垫。】(二) 抓住“提心吊胆”,体悟羊皮筏子的“小”、“轻”。 1. 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胆战心惊”一词感受到黄河的宏大气势。那么,在这样的黄河上做在只有十只到十二只大小的羊皮筏子上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 让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引出“提心吊胆”一词) 2. 请同学们默读 2 —— 5 自然段,画出描写“胆战心惊”的语句,在空白写下自己的感触。 3 、让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4 、交流感触重点引导读这样几句话: · 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1 )这段话中你最为关注的是哪些词?(小轻) 通过这两个词,你读出了袁鹰当时怎样的心情? (2 )谁来读出筏子的“小”、“轻”? · 再定睛一瞧,啊! 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 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1 )这句话应该怎么读?(指名读试试) (2 )引导再次朗读,体会作者的惊讶、吃惊。 5. 出示:“(), 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
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