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形成的护理
1
.
定义
脑血栓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压偏低的条件下,血液的有形成分附着在动脉的内膜形成血栓,称之为脑血栓。
临床上以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生于50岁以后,男性略多于女性
2
调及Hroner征,病灶侧面部对侧躯体、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
8
.
脑血栓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
脑电图:两侧不对称,病灶侧呈慢波、波幅低及慢的α节律。
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狭窄、闭塞及病灶周围异常血管等。
脑超声波:病后24小时可见中线波向对侧移位。
CT扫描:梗塞部位血管分布区域出现吸收值降低的低密度区。
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强,体外血栓长度增加
9
.
脑血栓-诊断
发病年龄较高,有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等中风危险因素或有过短暂脑缺血发作。
多静态发病,在睡眠中或睡醒后出现症状,常逐渐加重。多无剧烈头痛及意识障碍,偏瘫、失语体征明显。
脑脊液多正常。CT扫描可见脑缺血病变的低密度区域(发病6小时以内多正常)。
脑血管造影可显示血栓部位、程度及侧支循环情况。多普勒可检测脑血流情况,有助于诊断。
进行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血流变、心电图等项检查,以便同脑出血、脑栓塞等鉴别。
10
.
脑血栓的前兆
脑血栓的前兆表现在:
突然发生眩晕。眩晕是脑血栓的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脑血管病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突然发生剧烈头痛。任何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伴有抽搐发作;近期有头部外伤史;伴有昏迷、嗜睡;头痛的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头痛;疼痛剧烈,可在夜间痛醒。如有上述脑血栓的前兆情况之一,应及早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步态异常。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信号。
哈欠不断。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高血压病人的鼻出血。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种人可能在半年之内会发生脑血栓。
血压异常。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或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
其他先兆症状。除上述脑血栓的前兆症状外,呛咳、吞咽困难、突然出现半身麻木、疲倦、嗜睡、耳鸣等也是脑血栓的前兆表现。
11
.
易患脑血栓的人群
首先是有家族史,尤其是父母和祖父母患脑血栓的人。
患有高血压病的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严重高血压病。
患有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率失常的中老年人,如果发生心房纤颤,更易形成脑血栓。
患有糖尿病及高血脂症的中、老年人。
曾经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没有充分重视及时治疗的中、老年人。
血液粘稠度高,血流动检查不正常的中、老年人。
经常发生头痛、头晕,四肢麻木无力或感觉异常,以及有烟酒嗜好的中老年人。
12
.
脑血栓治疗
脑血栓治疗方法: 脑血栓应尽早及时地治疗,这对于降低死亡率、减轻后遗症、促进功能恢复有着重要意义
急性期的治疗原则是改善脑循环、防治脑水肿、治疗合并症
13
.
脑血栓治疗要点
急性期:
以尽早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原则
改善脑的血循环:恢复血运,一般采用扩容和血管扩张剂治疗,可以改善脑的血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侧枝循环建立,以图缩小梗塞范围,常用的药物有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烟酸、罂粟碱等。有人采用脱水与扩容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脑梗塞,有效率90%
抗凝疗法:适应于存在高凝状态的病人,目的是为防止血栓扩延加重病情。必须掌握适应症、禁忌症
溶血栓疗法:早期溶栓是指发病6h以内主要处理原则。常用链激酶、尿激酶溶解血栓。用国产尿激酶2万单位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滴,曾有人采用尿激酶颈动脉给药治疗脑梗塞,有一定疗效。—般在发病后24小时之内应用。取尿激酶2万单位加人生理盐水l00毫升中,颈动脉加压滴人,还有用蝮蛇抗栓酶颈动脉内给药的方法,也取得了较好效果
防治脑水肿:临床上目前最常用的药物有三大类,即高涌液、利尿剂及自由基清除剂。常用甘露醇、甘油及地塞米松(或强的松)等
高压氧治疗:1。提高血氧供应,增加有效弥散距离,促进侧肢循环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14
.
脑血栓治疗要点
外科手术治疗:其适应证如下:①颈内动脉外段血栓形成,管腔完全闭塞或狭窄程度超过50%以上者,作血栓摘除以及动脉
脑血栓形成的护理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