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诗意化的教学---石桥薛国忠.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G:\009 诗意化的教学,政治课的生命——《思想政治课诗意化教学实践课题研究》总结与反思石桥中学薛国忠韩培良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由于过分强调认知而忽视了情感、态度在学习中的功能, 从而导致把丰富、生动的教学活动局限于狭隘单调的认知主义框框中, 这种缺乏情感内涵、灵动诗意的充满理性的教学, 使学生普遍感到学习的枯燥、单调, 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极大地阻遏了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006 年随着安徽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下, 思想政治课传统的教学方法无疑行不通了。课程教学作为新课改的主渠道, 是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持续发展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 一群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对话、唤醒、碰撞、交融、分享、尽兴地享受生命的快乐。为适应新课改的形势, 我校与当涂二中合作了“思想政治诗意化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目的是在新课标的引导下, 关注学生的生命、生活、生态, 关注学生的体验、感悟对话,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和灵性, 更加关注学生的生命健康发展。自 2008 年 12 月课题开题以来,课题组成员在近两年的时间里, 通过理论学习, 增强新课程理念; 通过校本教研, 提高业务素质; 通过集体备课, 加强合作交流。立足课堂,深入研讨,寻求有效教学策略,实践于课堂。课题研究取得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教师的变化 1. 教师的“师生观”明显改变,以生为本教育理念更加深入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求知欲, 帮助学生主动地学习, 独立思考, 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 创新思维, 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在升学重压下, 传统教育观念仍束缚着大批教师。首先是传统的教师观。在当今的中小学中, 教师的形象是知识的传播者, 靠一张嘴、一本书和一支粉笔打天下, 俨然一个“传教士”。其次是陈旧的教学观。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如仓库一般储存知识和积累知识,并以既定的答案为最终和惟一的结论,使学生变成书本和分数的奴隶。再就是“惟师是从”的专制性的师生观。许多教师在听到学生不同意见时, 常用自己的想法束缚学生, 或给予伤害自尊心的批评, 造成学生不敢于提出和老师不同的意见, 创造性思维便无从产生,最终变成一群只会听人吩咐,不会思考也不愿思考的学生。在这种旧教育观念的桎梏下, 学生只是分数和书本的奴隶, 个性很难充分舒展, 思维不能健康发育, 导致思想依附, 灵魂萎缩, 那种惟师是从, 惟书本是从已经成为普通性的精神现象, 这不能不令人痛心和担忧。这些不具有独立性, 变通性和创造性的接班人又怎能适应科技突飞猛进、知识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又怎能担负起 21 世纪富国强民之重任。因此, 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特别重要, 只有教师具有新的教育教学观念, 才能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才能以优异的素质去主动适应并深入开展蓬蓬勃勃的素质教育, 才能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诗意化政治课堂教学实践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开始课题研究的。诗意化教学是一种文化和文学气息特别浓厚的通过独特的生机、鲜活的张力和创造的激情所体现出来的整体意蕴, 是语言和人栖居的世界两者关系美学追求的状态。诗意化是课堂教学的生

诗意化的教学---石桥薛国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68
  • 文件大小51 KB
  • 时间2017-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