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课时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内容:教材第 2~3页。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初步建立 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 1厘米的正方体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 、课件出示情境(大头儿子看到教室的玻璃烂了,想让小头爸爸帮重做一个, 他身边没有任何工具,只好用手指“一拃、一拃”地量起来,正好 5拃。)你们觉得,大头儿子的做法可行吗?你想用身边的小东西来量物体的长度吗? 2 、同学们,其实在古代人们常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如手臂、一拃、一脚等等。现在请同学们用你的一拃作为测量单位量一量你的课桌有多长?学生汇报量的结果。问:奇怪了,同样课桌,可你们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 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 (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要统一长度单位,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是很不方便的。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介绍认识尺子。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介绍认识尺子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 二、自主探究: 1、认识 1厘米。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A、数,按顺序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B、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 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 2、建立 1厘米的长度观念(1)1厘米有多长,你能在尺子上指出来吗? (学生尝试在尺子上指出 1厘米,多数为 0刻度线到 1刻度线,教师及时鼓励学生多找出几个) 同桌交流尺子中的 1厘米,教师借助课件演示尺子中的 1厘米( 0-1 ,1-2 ,5-6 等) 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每相邻两个长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都是 1厘米。(2 )比一比、看一看, 1 厘米究竟有多长。然后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一想大概有多长。(3)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长度大概是 1厘米? (4)量一量:把各自找到的物体用尺子量一量,看看是否真的很接近 1厘米。 3、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1)2厘米、3厘米分别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再在尺子里找出 2厘米、3厘米; (2)5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再在尺子里找出 5厘米; (3)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来表示 1厘米、3厘米、5厘米,再和尺子比较,比一比哪些同学比划得最准。 4、用厘米量。举起蓝纸条,估计一下他大约是几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填在书上。量数学书的宽的长。我们在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是可以用厘米作为单位。(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 1厘米的表象,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三、拓展运用: 1、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1)没对准 0刻度线的。(2)正确的。(3)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2、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 0刻度线,怎么办? 3、小组合作量指定物体长度。 4 、老师想量手腕一圈的长度,用直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吗?(介绍各种尺子) 5、选择尺子和自己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四、课后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1 、课外搜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在古代,没有尺子时,人们用什么进行测量?(手脚)回家量一拃、一步的长度。 2、完成第 4页的做一做。六、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我们在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是可以用厘米作为单位。拃1厘米 1cm 第二课时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内容:教材第 4页。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 1米的长度观念。 2、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 3 、根据 1 厘米和 1 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 1米=100 厘米。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 1米的长度观念。教学难点:根据 1厘米和 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 100 厘米。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米尺、软尺。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厘米。

201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63 KB
  • 时间2017-05-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