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周围神经病吉大二院
第二节 脑神经疾病
一、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定义:指三叉神经功能障碍,导致面神经内的营养血管痉挛、缺血、水肿压迫面神经所至。
任何年龄,男>女
起病迅速,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口角歪斜。症状在数小时至数天内达高峰。
查体见一侧面部额纹消失,睑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低垂,不能抬头、皱眉,眼睑闭合无力。
Bell征:闭目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而露出巩膜。
病变部位不同,症状不同。
茎乳孔处受损,仅表现为同侧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管内鼓索神经近端面神经受损,表现为舌前2/3味觉丧失,唾液减少,为鼓索神经受损引起。
镫骨肌支神经近端受损,表现为重听(听觉过敏)。
病变在膝状神经节时乳突疼痛,外耳道感觉减退并出现疱疹,称Hunt综合征。
根据急性发病,一侧周围性面瘫,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鉴别:
吉兰、巴雷综合征:多为双侧性面瘫。
面神经附近病变累及面神经,有相应病史及体征,起病较慢。
脑桥内血管病,应有脑桥受损的其他体征。
急性期:原则是减轻面神经水肿,改善局部血循环,防止并发症。2周内应用激素,1周后逐渐减量,B族维生素,茎乳孔附近行超短波透热,红外线照射或局部热敷。
恢复期:3周至6个月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原则。 B族维生素,针灸,按摩,碘离子透入。
后遗症期:手术治疗,但疗效不肯定。
三 多数脑神经损害
眶上裂综合征:
损害动眼、滑车、外展、三叉神经眼支、球后静脉
表现眼球固定正中位,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眼裂以上面部皮肤感觉障碍,眼球突出。
眶尖综合征
损害动眼、滑车、外展、三叉神经眼支、视神经
表现为全部眼肌麻痹,三叉神经眼支支配区感觉障碍,视力障碍。
海绵窦综合征
损害动眼、滑车、外展、三叉神经眼支、眼静脉
表现眼球固定,光反射消失,三叉神经眼支支配区感觉障碍,结膜水肿及眼球突出。
岩见综合征
损害展神经、三叉神经
表现眼球内斜,三叉神经痛及支配区感觉障碍。
脑桥小脑角综合征
损害三叉、面、位听神经,进一步可累及脑干、小脑及延髓内的脑神经。
表现为耳聋、眩晕、平衡障碍,三叉神经支配区感觉障碍,周围性面瘫及其他相应症状。
颈静脉孔综合征
损害舌咽、迷走、副神经
表现为同侧声带麻痹,声音嘶哑,吞咽困难。
第三节 脊神经疾病
一、坐骨神经痛(sciatica)(由L4-S3前支组成)
定义:坐骨神经痛是沿着坐骨神经径路极其分布区内的疼痛为主的综合征。
分类: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坐骨 神经炎,为感染或中毒
按病因: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是坐
骨神经通路受压或刺激所
至
根性:在椎管内及脊椎
按部位: 丛性:在腰骶神经丛
干性:在神经干临近组织
青壮年男性多见,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沿坐骨神经走行区,呈持续性钝痛,并阵发性加剧,也有呈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
为减轻疼痛常采取强迫姿势。
根性坐骨神经痛以腰骶疼痛明显,在咳嗽、喷嚏及排便时加重,在L4、L5棘突旁有压痛;丛性坐骨神经痛以骶部疼痛明显,可放射至股前及会阴部;干性坐骨神经痛以臀部以下疼痛为特点,沿坐骨神经干走行,各点压痛明显。
查体Lasegue征阳性,踝发射减弱或消失,小腿外侧与足背外侧有轻微感觉减退。
根据疼痛的分布区域、加重的诱因、可以减轻疼痛的姿势、压痛部位、 Lasegue征阳性及踝反射减弱或消失进行诊断。
病因治疗
卧硬板床
应用止痛消炎药物
应用B族维生素
局部封闭
局部理疗
激素7-10天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 性神经病
定义:又称GBS。是一组急性或亚急性发病,病理改变为周围神经炎症性脱髓鞘,临床表现为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因:尚未确定。
病理:周围神经组织中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与巨噬细胞浸润及神经纤维的节段性脱髓鞘,严重病例继发性轴突变性。
临床表现
病前4周有感染史或疫苗接种史
首发症状始于下肢、上肢或四肢对称性瘫痪,严重者波及躯干。
瘫痪为弛缓性,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发病时有肢体末梢感觉障碍,可有手套、袜套样感觉减退。
颅神经损害以双侧面瘫常见,可累
周围神经病吉大二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