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五言律诗白居易《草》.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五言律诗:白居易《草》

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五言律诗:白居易《草》

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注释
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
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
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
次。
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
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晴翠:草原明丽翠绿。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创作背景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 788 年(唐德宗贞元三年),作者
当时实龄十六岁。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
当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赏析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
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
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来说,何尝不可开作
“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
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
意思似不过如此。不过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
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
“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
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
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
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
野。作者抓住这个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
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
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
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不
过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
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
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
利的旗帜么!“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
烧痕青’语简而意尽”,实未见得。
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

五言律诗白居易《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sheng191
  • 文件大小143 KB
  • 时间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