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日知录(清)顾炎武(录自《日知录导读》).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日知录(清)顾炎武-(录自《日知录导读》)
导言作者:赵俪生一《日知录》的作者,是顾炎武。相关顾氏的生平,读者可参读《清史稿》
卷481《儒林传(二)》中的顾传和全祖望《鲒埼亭集》卷
中的《若干线索,是会追寻出好多好多东西来的。到目前为止,其中未发之覆,尚不只一处两处。
他一生著述甚富。其中具代表性的三种:《音学五书》、《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是一部十分精粹的音韵学专著,对后代人更精细地阅读、理解先秦经典,开辟了重要的道路。《日知录》是一生精读史书、举一反三
后,抽绎其心得领会写出来的若干条精彩札记。《利病书》
是一部自青年迄老年陆续抄集社会经济和政治资料(最主
若是明朝)的丛辑,由于若干年中不断增补,有时不免显
得丛剉;但这是一部体现“经世济用”精神最显著的成品,被后代人使用的幅度也大。其馀著作尚多,读者可参看王遽常
《顾诗汇注》末附的《亭林著作目录》(该书页1325—
1327)。顾氏著作中有佚去者,有数种底稿互有进出者,有后人传抄不免鲁鱼亥豕者,甚至个别有伪托者,故仔细料
理顾氏全部遗著,至今仍是一桩未动工的大工程。二
对于《日知录》一书的写作和刻印情节,也应当在这里说
一说。大概看来,《日知录》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中
一面创设条目、一面不断增殖材料精化论点、一面又不断
改写(由短段变长段、或由长段变短段)而成的。《日
知录》的《目录题辞》说“愚自少念书,有所得辄记之,其
有不合,时有改定”;这里未说明开始的年代。
《利病书序》
说,“崇祯己卯,秋闱被摈,退而念书”
(见《顾亭林诗文
集》页137),是年为崇祯12
年、公元
1639年,顾氏27
岁。以此为发轫年代似乎稍嫌晚了一点,
但也只好如此了。
大概从一开始,顾氏对
《日知录》就已经有了三项内容的
设计,即一、经义,二、治道,三、博闻。所谓
“经义”,
就是以新义解说古经;所谓
“治道”,就是剖析社会经济情
况,以取得社会兴隆之法;所谓
“博闻”,就是一些非要害
的协助性知识,有时这类知识也颇有用场。
从一封顾氏给他
三外甥徐元文的信里得悉,
写信当时,“经义”部分尚未做完,
已经有十卷之数;
“治道”部分,尚须待《实录》读完才能
着手(《诗文集》页
196
)。这封信反应了
《日知录》写
作过程中底稿形式与印本形式间的若干差距。
试观原“经义”
部分未做完已超十卷,而在
8
卷本中只占三卷,
32
卷本
中只占七卷的情况看来,印本是精髓过、凝缩过的。

初抛到民众眼前的,是
8
卷本。此本刻行于康熙
9

1695)顾氏58岁之时。刻印甚雅致,但内容则较最后成品为单薄,为简陋。顾氏自己说“三十卷已行其八,而尚未惬意”(《诗文集》页70)。顾氏是十分谦逊的,他老是说“往日之得,不足以自矜;后日之成,不足以自限”(《诗
文集》页29)。但有时,他也流露出自负的语句,“近二百年来未有此书,则确乎可信也”。(《诗文集》页251)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根据我的私见,是指马端临。马为
南宋末之人,下距顾氏约二百八、九十年,粗言之则曰“二
百年”。顾氏这段话若是翻译成白话,那将是,“自从马端
临《文件通考》此后,还没有过这样水平的书。”李慈铭老
眼锐利,他在《越缦堂念书记》中写道,“尝谓此三十二
卷中,直括得一部《文件通考》,而俱能自出于《通考》
之外”。为什么说“出于??之外”呢?据私见所及,是指
顾氏的形式更灵活了,《日知录》的框架小了,但内容更
精湛了。康熙34年(公元1695),顾氏逝世后13年,
他的私淑弟子潘耒在福建建阳刻成《日知录》32卷本行世。
25年前行世的
8卷本,仅收录140条(我个人
25年前
说据闻为771
条,实误,特此校正),现在增殖为
1015条
了。此后的《日知录之馀》4卷,又增加了102条。这102
的数字,是否应当和1015条的数字加到一同呢?经慎重
考虑,是不应当。原因是,若是我们拿草稿、二稿、三稿等
平列在一同成为若干条的话,将产生严重的统计重复现象。
故我们仅考虑黄侃《校记》中增益的两条,获致结论说。《日
知录》成型条段,总不高出1020条之数。顾氏写这
么一千多条的目的何在呢?顾氏自己说“有王者起,将以见诸

日知录(清)顾炎武(录自《日知录导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