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借钱不难,借钱很难.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借钱不难,借钱很难
杨森 贷款不再是禁忌,却少了当初的纯真
人人都爱钱,所以借钱很难。借钱要还,有压力。
借钱的基本心态摆在这里,所以古往今来,不管是钱庄当铺还是银行财团,借钱的渠道越来越多,外在形式在变,但抗拒借钱借钱不难,借钱很难
杨森 贷款不再是禁忌,却少了当初的纯真
人人都爱钱,所以借钱很难。借钱要还,有压力。
借钱的基本心态摆在这里,所以古往今来,不管是钱庄当铺还是银行财团,借钱的渠道越来越多,外在形式在变,但抗拒借钱的心理始终存在,始终有人宁愿自己吃苦也不张借钱的嘴。
但是,美国贷款买房的老太太把许多中国人“逼良为娼”。
十年前,住房按揭贷款还是个新鲜事物,那个时候家里如果背有房贷,并不是件光彩的事情,毕竟多数人没有生意人的头脑,知道贷款是个“宝贝”。
光是办理贷款,算不上什么高招。银行贷款这种再简单不过的产品,已经被不少人玩出了五光十色。《钱经》杂志这些年采访的富人中,但凡涉及炒房的人,几乎全都是一边贷款买房,一边把房子质押再贷款接着买房。在房价疯涨的年代,这些人赚得钵体满盆。旁观的人意识到贷款的奥妙,开始后悔当初的房子买少了,银行的贷款用少了。
当然,用了这种方法,一旦房价下跌,个人和银行要承担的损失都是相当大的。托现在房价还没怎么大跌的福,玩火自焚出事的人这几年尚不多见。
除了房贷,信用卡也使得贷款变得像买白菜一样普及。不借白不借,尽量晚点还,迟还了要罚钱,信用卡的如此特质开始考验国人的智力和素养,也考验着银行的管理能力。
老周是上海人,2010年,老周月薪不足2000的儿子办了12张信用卡,欠下10万高利贷,老周倾尽全力才帮儿子把债务还清,并请求银行把儿子加入“黑名单”,不要再为儿子办理信用卡。然而仅仅不到半年,老周发现儿子又办理了十多张信用卡,并欠下巨额债务,老周这次只能卖房替儿子还钱了。
老周的儿子因为滥用信用卡,几乎毁掉了一个家庭。贷款就像一把刀,本身并无善恶,就看使用它来克服困难还是剖腹自杀。
好在信用卡和银行贷款都有银行的监管,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及时控制损失。民间借贷就完全不一样了。
拿什么拯救民间借贷
回顾十年间江湖中有关借钱的故事,发展最迅猛的融资方式当属民间借贷,以温州和鄂尔多斯为代表的民间借贷故事近年来更是家喻户晓。
民间借贷的迅猛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密切相关。由于资金供求不平衡,中小企业想从银行贷款相对困难,不得已而转向其他渠道。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民间借贷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当时的民间借贷年利息在15%-30%之间不等,最高的甚至超过180%。如此高的利息,可见市场对资金“如饥似渴”。类似温州这样的地方,由于利息奇高,近9成的家庭都参与过民间借贷,中小企业也大以民间借贷融资。民间金融业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存活的决定性因素,直到2010年年底,民间借贷市场一直十分繁荣,利息高、欠债不还的情况很少出现,但畸形的利率也为民间借贷的衰落买下了隐患。
疯狂之后往往就是灭亡。从2011年开始,温州老板“跑路”事件时有发生,昔日的债权人纷纷加入讨债大军。每个跑路的老板背后一般都有人数不等的讨债者,有的甚至都是跑路老板的亲戚朋友、同学情人,大家互换情报,研究对策,四处奔走,合作无间。不少人最后

借钱不难,借钱很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彩霞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6-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