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36-37 页。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这节课, 是本册教材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的起始课, 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 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 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学生分析: 学生在这之前, 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这些立体图形。同时, 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或多或少了解一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 要使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让学生在具体、有趣的情境中观察、操作、思考、再创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设计理念: 学生已经对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感知, 因此, 我将立体图形作为认识平面图形的重要的认知基础,精心设计了通过“从立体图形中得到平面图形”的操作活动,既引入了平面图形的学习, 又使学生体会到“面在体上”,帮助学生体会立体到平面的转换,进而体会体、面之间的关系。本节课, 我设计了大量的操作活动, 以使学生在操作中逐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学习目标: 1、通过摸一摸、描一描等活动,初步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体会“面在体上”。 2、通过分一分、连一连活动,直观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3、通过寻找平面图形,学习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在学习活动中,初步的观察、比较、操作能力与空间观念能够进一步提高、发展。学习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学习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体会“面在体上”。教具准备: 课件、 4 种平面图形学具准备:4 种立体图形、白纸、作业纸学习流程预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上学期我们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 你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 (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还有一个立体图形特别想和我们一块学习, 它就是三棱柱。这有几幅非常漂亮的图画, 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从“三棱柱”到几幅漂亮的图画,语言不衔接,针对一年级的学生,起不到“激趣”作用) 这些图画都是由一些图形组合而成, 你知道这个小房子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吗?这些图形与我们原来认识的立体图形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 虽然没有正式学面图形, 但是学生们在生活中都已经认识了这四个平面图形。因此在设计时,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 并考虑到他们现有的知识起点, 出示由平面图形拼成的图画,让学生找出自己认识的图形,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它们——“认识图形”(板书课题)。二、动手操作,认识平面图形 1、摸一摸这些新朋友在和我们玩捉迷藏呢, 它们藏在了立体图形上, 你能找到它们吗?请你先仔细观察观察,然后再摸一摸。并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你从哪里找到了什么图形? 学生汇报。 2、描一描( 由实物抽象出实物图形,初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同学们都有一双发现的小眼睛, 找到了这么多平面图形, 你能想办法把这些图形“请”到白纸上吗?想一想,同桌可以商量商量。你们想出了什么办法? 你能做小老师来教教大家吗? 请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个小组配合的最好,描出的图形最多。【设计意图:学生对
37教学设计-认识图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