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的中医治疗
感冒的分类
暑湿感冒表现为:身热,微恶风(稍微有点怕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胸闷,恶心呕吐,腹胀,大便稀,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暑湿感冒
感冒的中医治疗
感冒的分类
暑湿感冒表现为:身热,微恶风(稍微有点怕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胸闷,恶心呕吐,腹胀,大便稀,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暑湿感冒的治疗:宜清暑祛湿解表,代表方剂是五味香薷饮。
五味香薷饮由香薷、扁豆、厚朴、茯苓、甘草、青蒿、山栀、鲜荷叶组成。
中成药有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水等。可配合使用加味保和丸、健胃消食片、山楂丸等以消食化积。
感冒的分类
气虚感冒表现为: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鼻塞声重,咳嗽,痰白,咯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食欲不振,易反复感冒,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
气虚感冒的治疗:宜扶正祛邪,益气解表,代表方剂是参苏饮 。
参苏饮由党参、甘草、茯苓、苏叶、葛根、半夏、陈皮、前胡、桔梗、木香、枳壳、生姜、大枣组成。
中成药有参苏丸、玉屏风颗粒(或口服液)加减,或加用补中益气丸。
感冒的分类
阴虚感冒表现为:身热微风寒,头痛无汗,头晕心烦,口渴咽干,手足心热,咳嗽少痰,舌红,脉细数。
阴虚感冒的治疗:应滋阴解表、疏风宣肺 ,代表方是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汤由玉竹、葱白、豆豉、桔梗、薄荷、白薇、甘草、大枣组成,心烦口渴甚者,可加黄连、竹叶、天花粉。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
常见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有板兰根、大青叶、薄荷、菊花、银花、连翘、丹皮、栀子、紫草、秦皮、胖大海、蚤休、贯众等。
中医常见适宜技术
中医的适宜技术有针灸、温针、艾灸、刮痧、拔火罐、中药热奄包、放血、推拿、挑治等治疗。
腹针疗法是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穴位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祖国医学重视人的整体调整,认为“邪气所凑,其气必虚”,局部病变反映了整体运行中的薄弱环节。腹针疗法根据以神阙穴为中心的腹部先天经络系统理论,寻找与全身部位相关的反应点,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轻微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具有调补脏腑气血、强壮机体、疏通经络、行气血、健脾、化湿、祛痰、清热解毒等作用
刮痧疗法: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因其简、便、廉、效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适合医疗及家庭保健。还可配合针灸、拔罐、刺络放血等疗法使用,加强活血化瘀、驱邪排毒的效果。
中药热奄包疗法:中药热奄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通过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拔罐疗法:拔罐是以各种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气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罐内负压,使其吸附于人体一定部位,达到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散寒除湿、行气活血等作用,是治疗疾病的一种物理性的外治疗法。
THANKS ! 感谢聆听!
感冒的中医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