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作者经过描述“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
2.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一幅祥和平和的田园图画。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比较。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民生凋落,民生凋落;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平和的情景。作者明写桃花源,私下却在嘲讽现实,反响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3、齐读1、2两段。
五、布置作业:
1.查字典,弄清下列成语的意思。
落英缤纷豁然爽朗恰然自乐世外桃源无人问津
2.熟读并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东晋)
进景奇桃花林:鲜美缤纷
桃花源:平旷俨然良田美池桑竹
人奇悉如外人

大惊惋云
出踪奇志之
遂迷未果
第二
一、复回
1.抽第一、二自然段的背情况。
2.学生口解所成的意思,并造句。
二、打破性
1、集体背1、2两段。
2、一位同学朗第3段,思考:
①桃花源的人到人有何反?明什么?
“大惊”写出陌生人到来的惊异,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久。与下文“自
云⋯⋯无魏晋”相呼。“酒作食”,“咸来”表了桃花源人的情、好客,民朴。
②“皆惋”了然什么?
人“一一具言所”的是秦末以来乱的史,桃源人听后,世上的乱、黑暗而惋,也世上老百姓着的难过生活而惋。
③本段尾写道“此中人云:‘不足外人道也’”,一句在情展上起什么作用?
此吻合村中人的心理,因他不愿外面的人来干他安静、和平、幸福的生活。在情展上,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理下了伏笔。
4、默文最后两段,思考:
①作者什么地写人在回来的路上“志之”,又“太守”,高尚士刘子听了也“欣然往”,而果却或迷路,或病,未能再找到桃花源?
明确:写的目的是要人一个真的感觉,忧如真有其人、其事、其地。但与此同,果是不令人意的,局的安排是很巧妙的。一写,不增了故事的波折性,使人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者的惋惜之情,进而更加向往个安居的桃花源世界。
②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相呼?
与“不足外人道也”一句相呼。
三、探究性
全文,以下内容。
1.文在情的安排理上有什么特点?详尽。
情的波折、跌宕的表在:①人迷路了,会怎?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奇异之地。③人“欲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人入桃花源的道路空中楼阁,引人好奇:里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何如此幽美,人的生活何般自由幸福?③人辞去,桃源人嘱咐他“不足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①什么人再桃花源却凡是无功而返?些一串的相扣、步步相生,使文情充波折离奇之感,者也随之趣愈。(以上理解要点。》
2.怎价作者描述的“世外桃源”一理想社会?(合后二)
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代背景来理解。陶渊明生活在晋末年那一个乱繁、政治腐、民生凋零的黑暗社会里,深感难过和不。但是要想改社会状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只好弃官,身自,安道。作者用一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双韵芝
  • 文件大小51 KB
  • 时间2022-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