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建安诗风的衍变.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
建安诗风的衍变
在中国文学史上,关于建安诗歌的思想艺术特色,是用“建安风骨“加以概括的。“建安风骨”一词,虽然是出自宋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评》,但在解释“建安风骨”时,基本上是沿用刘勰《文心雕
龙》的说法:
暨建安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著诗、赋、论、议
垂六十篇。”王粲十三四岁在长安时,受到左中郎将蔡邕的赏识。说他“有奇才”,蔡氏“倒屣迎之”,把家藏的书籍文章,都送给了他。他是汉朝三公之胄,但他生不逢时,十六七岁时,从长安逃到
荆州,投奔刘表,在那里滞留15年,不受重用,深昧奋进之路被阻之苦。《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难过肝”和《登楼赋》“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
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较深刻地反映了动荡的社会现实,抒发了他的坎坷不遇和内伤心苦,以其与曹操的作品相比,尽管有壮阔、纤巧之别,但胸襟怀抱、思想格调确有相通之处。可以说,归曹以
前,王粲的诗是具有“建安风骨”的。无疑,陈琳的代表作《饮马长城窟行》也属同一类。
刘桢是一个很有共性的诗人,钟嵘誉之为“仗气爱奇,动多振绝,真骨凌霜,高风跨俗”(《诗品》卷上)。这既是刘桢的诗格,也是他的人格。共性是艺术的灵魂。但人们经常以此对刘桢评价不高
。其实这是不当的。我们并不推崇类似孔融的那种疏狂、迂腐的共性,也不能提倡那种带有某种个人主义颜色的所谓的自我表现。但是不能不承认刘桢的《赠从弟三首》一类诗,是宏响铮铮,动人心魄
的。其中其次首:“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写得质朴自然。诗中临风傲霜的松柏,正是那个因“独平视”甄氏,
6
被曹家以“不敬”的罪名判处死刑,后来又改作劳役的诗人的写照。这种“真骨凌霜”的气概,雄健挺立的格调,也是建安初期诗风的一个特征。

建安13年(公元216年)冬,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建安诗歌也随之进展到其次阶段。这一阶段连续到建安末年。以“三曹”、“七子”为中心的邺下文士集团的形成和消亡,标志着建安诗坛的兴衰
和诗风的演化。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说:“邺中新体,共许音韵天成”(《幽忧子集》卷六《南阳公集序》),是看到了这一文学新体的特点和诗风的变化。陈琳是曹操击败袁绍后,约在建安六、七年
归附的,曹操使与阮璃俱管记室。这说明阮璃是在此之前入曹幕的。建安八年或稍后刘桢归曹。建安十一、二年前后徐斡、应瑒分别归附曹操。“七子”中,王粲归曹幕最晚,是在建安十三年曹操战败
刘表之后。同年,邯郸淳及书法家梁鹄、音乐家杜夔等,也相继喁喁归向曹幕。此时,曹丕、曹植兄弟也已成长,并显露文才。邺中文坛消失了“俊才云蒸”,“彬彬之盛”(钟嵘《诗品序》)的局面。
这时,经济恢复、生产进展,社会环境相对安定,诗歌内容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如对战斗的描写就与曹操不同,暴露性的内容已被颂武、凯旋所代替。建安十二年,陈琳《神武赋》、应瑒《撰征
赋》是颂扬曹操征乌桓事。十三年秋,曹丕随父征刘表,有《述征赋》。同年,陈琳、杨修、应瑒、王粲等均有《神女赋》,称颂是年曹操征刘表取胜,记置酒汉滨事。十四年,繁钦从曹操征孙权,有
7
《撰征赋》。十六年,徐斡有《西征赋》。十九年,曹操东征,杨修有《出征赋》,曹植守邺,有《东征赋》。二十年曹操西征引军还邺,王粲有《从军诗》一首,以美其事。次年征孙权,王粲又有《
从军诗》四首,内容大都是对曹操的称誉。
在邺中文人笔下,不仅描写战斗的诗以美操为主,其他内容亦大致如许。以王粲为例,他的诗风就与前期大不相同了。归曹后,曹操的文治武功使他倾慕,更因曹公对他“以腹心委之”(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八);《七哀诗》中原有的“下泉”之悟,转化成了颂圣之辞。葛氏指出:“操以建安十八年春受魏公九锡之命,公知众情未顺,终其身不敢称尊。而粲诗已有‘愿我贤仆人,与天享巍巍’
之语”(同上)。诚然,王粲《公宴诗》的“愿我贤仆人,与天享巍巍。克符周公业,奕世不行追”,以及《从军诗》其四的“筹策运帷幄,一由我圣君”等,完全是对曹操的颂扬。刘桢作于建安十四年
的《赠五官中郎将》四首其一“昔我从元后,整驾至南乡,过彼丰沛都,与君共飞翔”的“元后”指曹操。这当然也是一首颂诗。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不要一般地去否定颂诗。曹操受命于危难之秋,对
国家的统一大业做出了贡献,是值得称颂的。至于建安诗歌中的那些应景诗,对当代和后世产生的某种消极影响,那是另一码事,二者不能相提并论。
建安十六年,曹丕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曹氏兄弟与邺下文士相处友

建安诗风的衍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麒麟才子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22-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