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4+4+
全息术
By 金秀儒
度 x
2、三维全息术:(操作 4++)
布置好光路,并在干板上曝光进行冲洗后进行重现,可以看到明亮的小鸡的虚像,但实验
中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像…
思考题:
1. 把拍摄的全息光栅用一束细光垂直入射测出 L ,x 求光栅常数 d 及两束光的夹角 φ(并与拍
摄时的夹角 φ比较)?
答:
在实验中测得 L= , x=
6328 10 10
由公式 =d sin ,可得 d 10 6 m
sin
=d sin
sin sin
又由公式 sin = =2 arcsin
=d 2sin 2 2 2
2
大致相等。
2. 简述全息术的两步成像方法,各利用了什么原理实验?
答:
全息术的两步实验方法是:
a) 波前记录:
物光波O+ 参考光波R O 与R 相干 在干板上产生干涉条纹(物光波前的全息记录)
用两束相干性很好的光,一束为物光,一束为参考光,通过相互干涉的原理,使其在适当
的位置产生复杂的干涉条纹,并记录下这些干涉条纹,这样就通过条纹的明暗与相对位置完全
记录了物光光波振幅与相位的全部信息。
b) 波前重现:
全息图(干板)相当于一个光栅,其上条纹记录了物光光波的全部信息,通过用照明波R ’
照射干板,使光在干板后发生衍射,通过衍射原理,便可使先前的物光光波复原,此时便可在
干板后方一定角度看到一个和先前物体一样的三维全息的像了。
3. 如全息干板不小心打碎了,使用其中一小块成像,问对再现有什么影响?说明理由。
答:
若只使用其中的一小块成像,不会对再现造成严重影响,再现的像仍然是完整的,但画质
会有所下降。一方面,全息图上的每一局部都完整的记录了整个物的信息。即每个物点发出的
球面光波都照亮整个底片并且与参考光波在整个底片上发生干涉,因此整个底片上都留下了该
物点的全部信息。所以,任意一小块都能再现处全息像。另一方面,当然由于受光面积减小,
相应的,成像光束强度减弱,成像的衬比度下降,还会引起色差、像差,致使再
全息术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