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对建筑工程施工缝留置问题的探究]施工缝留置标准.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对建筑工程施工缝留置问题的探究]施工缝留置原则

  摘要:分析了建筑施工中施工缝产生的因素,并从工程设计和施工两方面提出相应的避免措施,对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核心词:建筑施工施工缝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文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施工缝应留置在基本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如下20mm~30mm 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对于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 的范畴内。
  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在踏步板的1/3处。
  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mm~500mm的竖壁上。
  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本、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构造,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规定留设。
  后浇带的位置按规范规定结合具体工程进行留设,这里不再赘述。
  施工缝的形式
  施工缝的接缝形式有凸凹缝、高下缝、平缝、设止水带缝等多种。此外,对于有防水规定的施工缝,根据以往的经验,发现目前常用的几种接缝措施均存在着渗漏水的隐患。如采用“凹凸”型施工缝的最大弊端在于施工难度大,并且很难保证质量,施工缝处混凝土凿毛时,极易将“凸”楞碰掉一部分,由此减少和缩短了水的爬行坡度和距离,从而产生渗漏水现象;此外凹槽中的水泥砂浆粉末难以清理干净,使在浇筑新混凝土后,在凹槽处形成一条夹渣层而影响了新老混凝土的黏结质量,留下渗漏水的隐患。而采用橡胶止水带防水,因止水带是呈柔性的,安装时难于固定,且容易在浇筑混凝土时受挤压变形移位,从而容易导致局部渗漏水,并且橡胶止水带易老化失效,也不利于构造的长期使用。根据诸多的施工实例,发现采用400mm宽、2mm厚的钢板作为施工缝处的止水带其防水效果较好。一是施工以便,将钢板止水带按规定加工成一定的长度,在施工现场安装就位后进行搭接焊即可;二是不易变形且便于固定,止水板下部可支承在对拉螺栓上,上部用钢筋点焊夹住固定在池壁两侧模板支撑系统上;三是施工缝上下止水板均有200mm高,爬水坡度陡,高度也较大,具有较好的防渗漏效果。因此建议有条件的状况下还是采用钢板止水带为宜。
  具体做法:金属止水带一般用2mm~厚的薄钢板制成,接头应满焊,不得有缝隙。固定于墙体暗柱处,常在止水带上割洞扎箍筋,封模前应补焊。BW止水条为5000mm×30mm×20mm的长条柔软固体,7d的膨胀率应不不小于最后膨胀率的60%,浸入水中,最大膨胀倍率为150%~300%。实验证明可堵塞压力水的渗漏。应用BW止水条时,须将混凝土粘贴面凿平,打扫干净后,抹一层水泥浆找平压光带,运用材料自身的黏性,直接粘贴于混凝土表面,接头部位钉钢钉固定。
  施工缝的解决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不不小于。
  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和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足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即要做到

[对建筑工程施工缝留置问题的探究]施工缝留置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