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水稻本田栽培的几项技术方法] 水稻本田.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水稻本田栽培的几项技术措施] 水稻本田

  在本田栽培中要抓住四个核心环节实现五个优化,即在整地、施肥、灌水、用药四个核心技术环节中采用优化技术措施,达到技术操作的最合理性,从而达到优化品质、增长产量、提高效益的目的。
  1、[水稻本田栽培的几项技术措施] 水稻本田

  在本田栽培中要抓住四个核心环节实现五个优化,即在整地、施肥、灌水、用药四个核心技术环节中采用优化技术措施,达到技术操作的最合理性,从而达到优化品质、增长产量、提高效益的目的。
  1、优化整地
  水稻是连作生产的作物,稻田土壤中部分氧分消耗比较严重,做到优化整地,培肥地力,为高产水稻提供氧分合适并且协调的土壤意义很重大。
  整地和培肥。整地前要清理和维修好灌排水渠,保证畅通,修建方条田,实行单排单灌,池子面积以700―1000m�2为宜。结合整地实行秸秆还田或施用有机肥料,培肥地力,3年轮施一次有机肥,保持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4%,全氮量为~%,全磷及全钾量分别为%和%以上。
  耕翻和旋耕。倡导秋翻,可将水稻根茬、病菌和草籽等翻入深层,对疏松土层、增长土壤孔细度、改善其状况、增进土壤熟化、解除有毒物质、消灭杂草和防治病虫害等所有起重要作用。
  2、优化施肥
  优化施肥的重要标志是,不仅要实现水稻高产条件下多种养分的供需平衡,还要保证稻田土壤养分的收支平衡,这样才干保证水稻持续高产,这一点很重要。为此应做到有机和无机相结合、氮磷钾肥相结合、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相结合。
  施肥量。每公顷施农肥30~年轮施一•次。施化肥总量:纯氮100~120kg,一氧化二磷60~70kg,氧化钾30~45kg,氮、磷、钾比例为1::。
  底肥。有机肥于翻前施人。化肥用氮肥总量的40%,钾肥的50%,磷肥100%做底肥。翻后旱耙前施人。
  插秧。施足底肥通过旱整地和水整地,整平耙细,达到田面高下不差寸,寸水不露泥,即可插秧。
  a,插秧时期:秧苗~叶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3℃时开始插秧,插秧期为5月20日~25日。L,插秧规格:一般采用×,每平方米保苗~20穴,每穴2―3株基本苗。:插秧做到行直、穴匀,插秧深度2cm。
  蘖肥。返青后立即追蘖肥,施肥量为氮肥总量的15―20%。6月中、下旬秧苗脱肥地块,追调节肥,即氮肥总量的5―10%。
  穗肥。倒2叶展开时,追施氮肥总量的20%和剩余的50%钾肥,在7月20日前追完,水稻长势过旺或遇到低温、多雨寡照或发生病害时,只施钾肥。
  粒肥。齐穗期追施氮肥总量的15%。容易发生贪青晚熟地块不施氮肥。
  3、优化灌溉
  是根据水稻不同样时期的需水特点,在保证水稻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实行节水灌溉。水稻毕生中有两个抗旱最强时期及两个水分敏感时期,水稻3叶前的育苗期和有效分蘖终结期是2个抗旱最强时期,幼穗分化期和减数分裂期是2个水分敏感时期。为此在本田灌溉上针对三个特殊时期根据水稻需水特点应采用如下节水技术。
  护苗水。插秧后返青前灌苗高2/3的水。
  分蘖水。有效分蘖期灌3cm浅稳水,增温促蘖。并实行整个生育期浅水。
  晒田。有效分蘖终结期前3―5d排水晒田。晒田达到池面有裂缝,地面见白根,叶挺色淡,晒5~7d,晒后恢复正常水层。
  护胎水。孕穗至抽穗

[水稻本田栽培的几项技术方法] 水稻本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梅花书斋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06-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