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药房工作者心得体会今天到 XX 公立卫生院的药房采访了两位药房工作者,感受颇深。首先,从药房工作者的口中得知“ XX 区确定了 718 种基本用药目录,对卫生院药品统一配送。医院不再直接购药, 药价得到有效控制。”一组数据表明这项工作的成效: 今年 1~ 10月, 新都区 13 家公立卫生院, 每门诊人次平均费用比去年同期减少 %, 平均每处方费用减少了 %,住院病人每日费降低了 %,每住院人次药品费降低了 % 。这些数据表明,这样的制度对老百姓的利益可是大幅提升呢! 其次,药房工作者还向我们讲解了“三分开”中的“医药分开”,亦即现在由政府成立的管理中心出资,向药厂(科伦医贸) 集中采购,并根据公立卫生院的需求分发。卫生院只负责医疗服务, 不再与药商直接发生关系。同时还同我们说了“零加价”缓解看病难这一政策。而所谓的“零加价”就是乡镇公立医院所有药品, 含中药、中成药、西药, 由政府出资集中采购, 医院必须以进价销售, 不准私自加价。这两种政策对于老百姓告别看病贵,缓解看病难都是不可或缺的。再次,药房工作者还向我们透露了一些心里话,公立以前的的机制,让个别科室明里有收入,还可以搞“暗渡陈仓”。现在实行药品配送后,个别人收入是下降了,但新机制却更能留住有事业心的卫生人才: 一是在医院的用武之地更大了。现在医院的硬件上了一个大台阶,来的病人也多了,平台好了岂有自走之理?二是市上出台了乡镇卫生院人员经费、公务费和发展建设与装备经费的保障政策。还特别规定了村卫生站承担公共医疗服务的职能,经过考核,可以领到每月 1200 元的补贴。三是市上还将派出卫生支农巡回医疗队、城市医师到农村服务。向城里医生学的提高。最后一点, 毕竟在这里干久了,对医院对当地的老百姓有了感情,还真有点舍不得离开呢! 最后, 药房工作者让我们参观了药房, 虽然我看到的是卫生院药房的药品摆放分门别类, 对于药品的取拿相当方便。电脑上各种药品名称、价格等的记录也非常清楚。病人将药方递到药师手中, 只要药师在电脑上输入药品名称, 则划价单之类的就一目了然, 这样病人对自己的消费请况就相当了解了。可是我却看不到这样的方便之前, 药房工作者烦累的准备工作。前辈们虽然不说,可是我知道这些繁复的工作肯定是有的。众所周知, 门诊药房的发药工作是药物从药学工作人员转运到患者手中的终端服务过程, 也是执行医生指示的瞬间服务过程, 其服务质量的优劣, 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形象和声誉。可是卫生院的药房工作者却做的很好。那我呢?如果自己以后从事了这样的行业, 我是否会有这样的敬业精神呢? 一直以来自己对工作的规划就是进到区级或以上的医院, 因为自己觉得待遇好, 工作稳定, 如果弄得好, 考到了药师主任的职称以后自己就前途一片光明了。可是今天与药房工作的前辈们聊过之后, 感觉自己好像没有认清这条路。把这条路看得太过简单了。从来不知道药房工作的单调或许会磨掉自己学习的积极性,药房工作的烦累或许会消耗自己学习的精力。所以这条路似乎也变得坎坷起来。可是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工作还是要规划的。这样才能向着自己定的目标前进啊! 前辈们说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能在大企业工作是很好的出路。可是大企业不是人人都能进去的啊! 而且我也是一个比较中庸的人, 所以
采访药房工作者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