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情感教育初探
童书景 摘要:随着新课程观念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加深,情感教育在新课标中的地位日益凸现,结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活动,浅谈在思想品德课中情感教育的尝试和体会。
人世间值得珍惜的东西有很多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情感教育初探
童书景 摘要:随着新课程观念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加深,情感教育在新课标中的地位日益凸现,结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活动,浅谈在思想品德课中情感教育的尝试和体会。
人世间值得珍惜的东西有很多,而最珍贵的是人的情感,情感是人世间最绚烂的花朵。新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中,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知识目标第一的位置,而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教学目标,位置的改变与调换,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转变,也体现了现代社会对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思想品德课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还要加强和关注学生人品的培育,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执教者应以全新的视角,认真、深入地探究思想品德课中的情感教育。
一、用微笑给学生自信
不可否认,现在的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要面临更大的竞争,特别是青年教师,要努力证明自己是有能力胜任工作、做出成绩的,这就导致他们对学生的期望值比较高。一次考试的失利、或者学生的表现与自己的期望存在很大的反差,就会引起他们极大的思想震动,甚至产生悲观、腻烦的心理情绪,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合时宜地表现出来。如果这种表现过于频繁,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其直接结果是丧失对老师的好感,进而丧失对这门学科的信心。基于此,笔者提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用微笑带给学生自信,用自己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鼓舞、激励学生。当老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进教室时,学生也会因此感染了老师这一积极情绪,从而倍感亲切、温暖,快乐之情油然而生。这样,学生神经放松,情绪饱满,也就会敞开心扉,使课堂充满应有的生气和活力,从而更好地发挥主体功能。
二、关爱和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情感教育是很复杂的实践问题,它对教师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有一颗宽厚、敏锐之心。中学生时期的心理特征敏感而不稳定,他们的求知欲望强烈,兴趣广泛,情感丰富但自制力较差。他们很想在老师、同学面前显示自己的才华,又要求老师尊重、信任、理解他们。由于处境不同、个性的差异,有许多学生渴望表现但又怕失败,怕被拒绝否定,这种渴望他人理解的欲望和内心深处的孤独感,使教师在态度上稍不注意就会给学生的情感带来很大的影响或伤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爱为基础,时时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差生,更要注意对他们说话的语气和态度,要尽力发现其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使他们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对待优生,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提出新的要求,避免盲目骄傲。不可因学生成绩的优与差而倾斜关爱的天平,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友爱与理解中不断成为乐观、自信、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的人。
三、坚持正面教育,以育人为本
每个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思想品德课更有着独特的一面,那就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做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坚持正面教育,不仅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动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情感教育初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