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杠杆并购-李泽楷盈动收购香港电讯案例分析.ppt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杠杆并购-李泽楷盈动收购香港电讯案例分析
为了筹集收购所需资金,盈动数码通过香港百富勤(BNP)。
盈动本身的自有资金以及增发的新股。
盈动通过中银、汇丰及瑞士联合银行安排银团贷款100亿美元作为过渡行贷款。
配杠杆并购-李泽楷盈动收购香港电讯案例分析
为了筹集收购所需资金,盈动数码通过香港百富勤(BNP)。
盈动本身的自有资金以及增发的新股。
盈动通过中银、汇丰及瑞士联合银行安排银团贷款100亿美元作为过渡行贷款。
配售股份
银团贷款
自有资金及增发新股
关键是准确揣摩了香港电讯大股东急欲售股套现的心理,盈动提出了两个收购建议方案,一是以股换股,二是换股加现金。大东电讯除了能拿到近61亿美元现金外,还将换到20%左右因购并电讯发行新股而摊薄后的盈动股票 。
与新加坡电讯相比盈动本身市场较大,盈动不是政府所有,不涉及管制自由问题。。由此可看出盈动更有盈利前景。
盈动成功地说服了 中国银行和汇丰银行提供总额近130亿美元的贷款,这个贷款额度足以满足英国大东的要求。

总之盈动之所以能够击败新加坡电讯,是因为盈动在人心、财力及盈利前景等方面有更充足的准备盈动。
还胜在作为主要决策者的李泽楷拥有善用资金、迎难而上的精神

经营协同效应
管理协同效应
战略调整效应
盈科动力介入香港电信后,可以将其“虚拟业务”落到实处。盈科动力的卫星宽频多媒体服务,可以通过香港的固网和流动电话网络,给香港市民带来切实的好处。
从盈动李泽楷与大东就收购香港电讯签订协议后表示的是没有裁员计划,这可从另一方面体现出管理的协同效应。(香港电讯历史悠久,有大批管理人才)
虽然盈动市值较大,但具市值盈利的业务并不多。但在并购后可能会占领新的做市场,获得竞争优势。
财务协同效应
并购香港电讯后大量的举债可以得到合理的避税,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

盈动并购香港电讯有得有失,具体体现在:
得:并购后,新公司总市值超过700亿美元,成为香港第三大上市公司,成为和日本NTT、中国电信齐头的三大电信企业。
失:该并购是以以小博大的方式收购香港电讯,使得公司大量举债,导致资产负债率过高,对公司未来发展不利。
并购后至今状况:
2000年,李泽楷携盈动上演“蛇吞象”,于当年2月,并购后的电讯盈科股价冲高到了28港元的峰值,而后却一路滑跌至今,一度跌到2港元附近。
2003年7月,李泽楷不得不放弃自己打造“全球最大的宽带互联网企业”的计划,对电盈进行重组。
2006年7月24日的《中国经济周刊》报到李泽楷从曾承载了他“全球最大的宽带互联网企业”梦想的盈动抽身而出。
从2006年起,坚持将电盈私有化的李泽楷在人们心中就不是当年那个人人崇拜的创业典范了。随着电盈近几年的股价一年不如一年,李泽楷的声望似乎也在节节走低。
非常感谢您的聆听

杠杆并购-李泽楷盈动收购香港电讯案例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放射辐射
  • 文件大小883 KB
  • 时间202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