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诊2型糖尿病应用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治疗的临床观察.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初诊2型糖尿病应用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治疗的临床观察
聂晓亚 孟晓军 【摘要】 目的 比较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U/d,每日三餐前皮下注射,每周调整胰岛素剂量, mmol/L以内。共治疗12周。治疗前后检查患者FBG、2hPBG、HbA1c、体重,要求患者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低血糖事件。有典型低血糖症状或血糖< mmol/L定义为低血糖事件。
统计学处理 治疗计量资料以(x±s)表示,联合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所有统计用SPSS 。。
2 结果
两组治疗12周后FBG、2hPBG、HbA1c均明显下降,甘精胰岛素组与门冬胰岛素30组相比,FBG、2hPBG、HbA1c差异无显著性(P>)。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x±s,mmol/L)

组别
FBG(mmol/L)2hPBG(mmol/L)HbA1c(%)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
±±±±±±

%(1/18),%(7/18),提示甘精胰岛素组较少发生低血糖事件(P<)。甘精胰岛素组满意率达100%,而门冬胰岛素30组满意率仅为67%。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中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及满意率(例,%)

组别例数低血糖事件满意率(%)
%(1/18)100%
%(7/18).*67%
注:两组比较,.*P<
3 讨论
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进行性衰退为主要特征,而在出现糖尿病症状的数年前B细胞功能缺陷已经存在,研究证实中国糖尿病患者B细胞功能衰退更为严重。UKPDS[1]证实,确诊2型糖尿病时B细胞功能大约仅有正常的50%,而与胰岛素抵抗程度无关。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能够恢复B细胞功能,延长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功能,有助于血糖的长期控制[2]。严格血糖控制可以改善糖尿病的预后,但是增加了低血糖的危险。低血糖是胰岛素治疗中最可怕的不良反应。可诱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对于许多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治疗相关性低血糖,或者对于低血糖的恐惧,是阻碍患者血糖控制接近正常的主要原因。APOLLO研究[3]结果表明,虽然在OAD基础上加用长效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对血糖的控制相似,但甘精胰岛素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更低,注射次数更少,自我血糖监测的频率也低。因此,研究者认为,与速效胰岛素相比,甘精胰岛素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依从性,疗效更佳。甘精胰岛素吸收缓慢平

初诊2型糖尿病应用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治疗的临床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雪雁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