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段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平衡策略中年段是语文教学重心从识字教学转到阅读教学的一个过渡时期。因为学生在一、二年级已掌握了一定的识字量和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一个生疏的字对他们来说不再是一团乱麻,他们知道如何解扣。如同吃一个螃蟹,他们知道从哪里下嘴,于是,不少老师就蜻蜓点水式地处理识字,只抓课文的阅读和理解, 如此,学生的错别字陡增。但如果教师仍沿袭低年级的教学理念──细教识字,识字教学就会占用课堂较多的时间,字倒认识了不少,课文的朗读,语感的培养,词句的理解、积累、运用,情感的熏陶等均被挤占,又体现不出以阅读教学为主。那么,该怎样平衡中年段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的关系呢? 一、让学生自主识字在教学中,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多的靠自己识字,即依靠自己自主识字。倡导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灵活运用低年级积累的识字方法识字; 鼓励学生用自己适合的方式识字。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尤其是预习的习惯。预习时可以要求学生从字的音、形、义入手,写出生字的读音、部首、找出课文中含有生字的词,再组一两个。这样,既可以促使学生自主地有意识、有目标地分析字,记住了字词,又让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对生字的音、形、义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更重要的是课堂上教师不用泛泛地教,而是针对易错的字、易错的部位有重点有意识地进行指导,从而保证了识字与阅读的有效结合。二、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实践中识字应是中高年级字词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把字放进词语里,把词语放进句子里、放进语段、放进文章里反复认读,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读中识字,在读中让生字与学生反复见面,借助特定的语言环境感知、理解和掌握字义,建立起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字与词、句、文之间的联系,使生字、字义在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中凸现出来,加深对生字的印象,达到读中识字的目的。三、让学生在语境中识字识字与阅读尽可能不要各自为战,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记,才能为学生打下良好的阅读基础。我们知道,生字在课文中是分散的,如果把生字抽取出来逐一学习,不仅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费时低效。但如果把零散的生字整合在一段话中,学生的识字有了语境的支撑,识字过程就变得富有情趣, 这种有意识地将生字的学习、理解通过语言境况来进行,即结合上下文来学
z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