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的故事
年级:七年级 科目:语文 教师:张娇娇 学校:清水学校
一、 案例背景
《梁思成的故事》是北京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 在第二单元第二课。本单元是写人记叙文单元,课文分别描绘了鲁迅、 梁思成、邓稼先以及四位著梁思成的故事
年级:七年级 科目:语文 教师:张娇娇 学校:清水学校
一、 案例背景
《梁思成的故事》是北京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 在第二单元第二课。本单元是写人记叙文单元,课文分别描绘了鲁迅、 梁思成、邓稼先以及四位著名作家的言谈举止,展现了这些文学家、建 筑学家、科学家的工作和生活的画面,表现他们高尚的人格和卓越的风 采。
《梁思成的故事》是李辉在1993年4月爬山西应县木塔的时候,观塔 思人,为梁思成在保护古建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精神所感动而写。 作者通过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来展现人物形象。叙述中运用符合历 史史实、生活真实和主人公思想逻辑的想象和联想,还原当时的勘察场 景,刻画出了一个敬业、无畏的梁思成。叙述、描写的同时穿插一些议 论和抒情,高度评价了梁思成的学识、视野、胸怀以及卓越贡献。
本文思路清晰,先后有序,主要写了三件事,一件是梁思成夫妇不 畏艰险,勘测山西应县木塔;第二件是梁思成成功说服美军,保护日本 古都奈良免遭轰炸和破坏;第三件是梁思成为河北辽代古庙被拆感到惋 惜。通过记述梁思成保护与传承古建筑的事件,使读者了解梁思成对古 建筑的“爱”与“憾”,感受“一个真正具有文化精神的人”的人格魅 力。
二、 学情分析
这节课授课的对象是初一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他们 已经初步具备了阅读现代文的能力,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但是阅读 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让学生从概括 事件,分析问题,品味语言,感悟情感中,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从 而达到新课标对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 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三、 整体设计的教学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养成默读习惯, 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 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据此本课拟以快速浏览提取信息的方法教学,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理 清文章思路,找出记述梁思成的三件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规定,“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 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抒情、描写、议论等
表达方式”;“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故此拟通过研读重 点语句和段落,采用圈点勾画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 习叙述、抒情、描写、议论交错使用的写作方法,分析梁思成的人物 形象,他是一个视建筑为生命的人,是一个富有理性,胸怀大爱的人, 是一个真正具有文化精神的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 自己的评价”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故此拟 分析重点抒情句“梁思成只能属于这个世纪”,体会作者的情感,升 华学生的情感。
四、 教学目标及确定的理论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文特点,我确定这堂课的三维的 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和能力目标:
整体感
梁思成的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