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 2、介绍孟子资料:孟子(约公元前 372 ―前 289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 被尊称为“亚圣”, 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等论点。《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 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3. 释题:“弈”指什么? “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 (“弈”, 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 4. 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 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1) 谁学下棋? (2) 怎么学下棋? (3) 学得结果怎么样?( 4) 《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 .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 .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 。从而感染学生, 激发其诵读兴趣。 2 .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 3. 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 读准字音, 读通读顺为止。( 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4 .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5 .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 .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 .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与”是通假字,同“欤”, 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呢”相同; 弗若, 不如; 为是其智弗若与, 在这句话里,“为”应读第四声;然,这样。 3 .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4 .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四、自读思考,体会文中道理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解答就课题提出的问题 1 .谁学下棋?谁是老师? ――有两个人学下棋,老师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 2.( 这两个人) 怎么学下棋
《学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