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瑞斯康达保护倒换技术白皮书.doc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瑞斯康达保护倒换技术白皮书

故障检测机制
保护倒换机制能够在发生故障时迅速切换到备份路径上,首先能够及时发现故障,亦即故障检测机制。目前常用的故障检测机制有以下几种:
connectivity fault management 连接性故障管理,是一种二层以太网 OAM 协议)协议检测业务状态, 并通过 的 PDU 来承载其协议报文,实现源宿的协商。 是一项端到端的技术,亦即保护的源宿端不必是直接相邻的,工作和保护链路上都可以有其他设
备。 主要原理如下:保护模型
保护的是基于 VLAN 的业务,其采用端口事件和 CFM 进行故障检测。 采用 的 PDU 来承载 APS 协议报文,其用一步模式进行源宿协商, 支持返回和非返回模式, 支持单向和双向
1+1 或双向 1:1。
协议报文始终在??备用链路??上发送。在稳定状态下,协议
报文以较慢的频率发送( 5s),而当状态发生变化,如链路故障或管
理员进行保护倒换相关操作时, 为了提高可靠性, 防止报文丢失、 实
现快速倒换,该状态变化的协议报文以较快频率( )连续发送
个。
事件处理
处理来自三种事件:
a)本地的事件如本地故障、管理员指令等;
b)对端的事件,也就是协议报文所携带的消息;
c)定时器超时触发,如上文提到的 hold off timer 以及 WTR 。 不断地接收这三类事件, 通过协议计算出本端所应完成的
动作。
典型场景
本节试图举例说明 保护倒换的过程,具体细节请参阅相关标准。该场景是非返回模式的 1:1 双向倒换:
宿端检测到故障,切换自己的发送和接收链路,并将检测到的故障通知源端
源端收到故障通知,切换发送和接收链路
进入稳定状态后,源宿按照上文提及的 5s 的频率发送稳定状态协议消息,但该消息内容与链路无故障状态时不一样
故障清除时,源宿互相发送故障清除但不切换的协议报文,流量不切换
是 ITU 定义的 以太网业务 级环网保护 倒换协议,又叫
ERPS(Ethernet Ring Protection Switch )。与 类似,该协议
使用 CFM 协议检测业务状态, 并通过 的 PDU 来承载其协议
报文,实现源宿的协商。
与 不同的是,环网本身在网络架构上就提供了冗余度,
所提供的保护倒换方式是首先将一段链路阻塞,这样环网从
逻辑上就成为了一个线性网络, 而当网络中发生故障时, 再将被阻塞
的链路启用,这样仍然可以保证网络之间各点的连通性, 使得业务能
够正常转发。
最初设计的时候只支持单环, 如今最新的标准已经可以支
持相切环、相交环等多种复杂拓扑。
同样存在返回模式的区分,其返回模式是指当故障消失
后,原被阻塞链路再次被阻塞, 故障链路投入使用; 其非返回模式是
指当故障消失后, 原阻塞链路不阻塞, 故障链路保持断开状态, 亦即
网络的逻辑连接在故障恢复前后不发生变化。
协议机制
同样采用 CFM 来检测链路故障,并且通过 的 PDU
来携带其协议报文 在环上的节点,每两个之间要配置一对 MEP 来监
测它们之间链路状态。稳定情况下,只有环的主节点发送

议报文,当发生状态变化时,发生变化的节点要发送协议报文。与
类似,稳定状态下报文发送周期是 5s,而状态发生变化时的
发送周期是 。
线性保护
PTN 网络中的线性保护倒换, 又称之为 ,是 MPLS-TP 网
络中的保证网络高可靠性的协议。其与 非常相似,从检测机
制,协议交互,都是参考了 的实现。所不同的是其所 保护的
是 PTN 的端到端业务, 一般是 LSP 层或 PW 层,其检测机制依赖的是 MPLS-TP 的 OAM ,即,而其自身

瑞斯康达保护倒换技术白皮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 fkh4608
  • 文件大小416 KB
  • 时间2022-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