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资格的年轻人老资格
对于30岁的黄琦来说,在杜比实验室带领一种平均年龄在33岁以上的8人工程师团队,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情。其中一种因素是,她的年轻并不意味着没有经验—15岁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4岁获得博士学位后随后老资格的年轻人老资格
对于30岁的黄琦来说,在杜比实验室带领一种平均年龄在33岁以上的8人工程师团队,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情。其中一种因素是,她的年轻并不意味着没有经验—15岁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4岁获得博士学位后随后踏入职场,今年已经是她工作的第六年。“工程师最有说服力的资本就是技术,这点我还比较自信。”
作为软件工程师,黄琦每天几乎有一半时间要花在解决团队内部和团队之间的沟通上—除了常规的项目筹划和资源分派,更多是直接面向实际的技术问题。“我的角色就是团队中的润滑剂。当团队成员遇到困难,我就要和她一起谋求解决方案,或帮她在团队内部和公司内部找到有关的资源。”
但挑战仍然存在,例如来自研究部门的新想法。这是和黄琦所在的杜比中行的一种负责新技术、新产品创意的团队,不同样于注重产品实现的工程师,研究部门的“科学家”们提出的想法往往更抱负化。“有时候会相对复杂,由于既有资源的限制难以实现,或虽然实现了运营速度也会特别慢,实用性比较差。因此我的任务就是对这些想法进行裁剪,或是改善。”
和研究部门讨论新想法可行性的会议常常是科学家的抱负和工程师的实际之间的交锋。在一次讨论某个音乐内容辨认产品的会议上,研究部门的同事在最初的方案中坚持要做到100%的辨认率,但黄琦团队的工程师们发现这个方案会消耗特别多的资源,更可行的措施是通过减少辨认率来提高运营效率,例如将辨认率减少到95%。“其实人们所有懂得最后成果总是在研究部门的完美效果和工程部门实现能力之间选择一种折中的方案。最后我们做出了辨认率98%的方案,还通过了专利申请。”
黄琦很享有这种伴随着争论又不断能碰撞出火花的工作氛围。对她而言,两年前来到杜比实验室,是她职业生涯的第二起点。“不管做什么工作,总是会从什么所有不懂、什么所有想学开始,逐渐成长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但在自己达到专家级水平的时候,又会盼望进入一种新的平台,将视野
老资格的年轻人老资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