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救护队自身伤亡事故的探讨
造成救护队自身伤亡概括起来有5种因素:即身体素质因素、仪器因素、心理因素、违章因素造成的自身伤亡事故和救护队本身不可抗拒的自身伤亡事故。
因身体素质因素造成的自身伤亡
人的体质是完成各项体力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注意劳逸结合,掌握工作节奏,投入的战斗力应保证其精力充沛、旺盛,不打连续疲劳之战。
由仪器因素造成的自身伤亡
矿山救护装备是救护指战员同矿井灾害作斗争的有力武器和生命保障。仪器因素不仅指个人使用的氧气呼吸
器,还包括小队装备中的备用氧气呼吸器、自动苏生器、光学瓦斯检定器、一氧化碳检定器、氧气测定仪
瓦斯检定器、一氧化碳检定器、氧气测定仪等气体检测仪器,由于仪器本身质量或人为因素造成测量数据与实际数据的巨大误差,又因指战员对仪器测量结果的必然依赖,这就可能造成对自身的伤害。
氧气呼吸器是救护指战员在灾区工作必备的个人防护装备,是维系救护指战员生命的第一要素。但由于呼吸器故障,如:技术性能指标不符合规定、呼吸软管被压、未装药剂、未打开氧气瓶等都是造成自身伤亡的原因。
实例
CO
(1)1990年7月28日,柳湾矿一号井六采区发生自燃火灾。救护队员在隔绝火区构筑板闭过程中,检查
未超限,于是便取下呼吸器工作。幸亏这时矿检测员来检测,告知CO已严重超限。经检查才发现一氧化碳检定器插检知管的胶皮管破损,导致测量值偏低产生误差。他们便立即佩戴呼吸器工作。次日队员们感到头昏、全身发软。回想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2)2001年3月15日,洪洞县山头乡笔家村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救护队员在下井搬运遇难人员时,没有做战前检查,有1名小队长刚刚到事故地点便摔倒在地。后面的队员发现后,立即打紧急求救信号,然后全小队人员一边给其按手动补氧,一边轮换搀扶出井,险些造成伤亡事故。经对其呼吸器进行检查,发现气囊和冷却器没有连接,造成整机不气密,吸入了井下的有害气体,致使其中毒。
预防措施
(1)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强化队员的培训。要从对矿山救护的无知到有知,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渡,系统地掌握煤矿井下的基础知识,掌握各种灾变事故发生的客观规律和救护原则,熟知种种救护仪器、装备的原理,各部件的作用,使用和维护保养的方法。
(2)加强个人及小队装备的维护保养,定期对其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使之能始终保持战斗准备的标准状态。
(3)加强日常对仪器故障的判断和排除工作。下井前,对每台仪器都要认真地按步骤做好战前检查。
心理因素造成的自身伤亡
心理作用是人的思想意识对其行为的作用和控制,它左右着复杂的反应过程,对正在或将要进行抢险救灾的参战人员来说,其影响作用是不能低估的。我们不能把救护过程简单地概括为入井——抢险——升井,这里面包含着复杂的大量的工作细节。指战员在对每一个工作细节的实施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便会产生情绪上的波动,或兴奋、或压抑、或沉稳、或浮躁,情绪的不稳定便是造成自身伤亡事故的根源。
因违章因素造成自身伤亡
表现形式
(1)通过口具讲话。在行进或作业中,通过口具交换意见、报告情况、发布命令;或因检查CO浓度较低就
摘掉口具讲话,吸入了有害气体造成伤亡。
2)单独行动。因不熟悉巷道或因高温、浓烟而迷失方向,进入窒息区或采空区等造成伤亡。
(3)违反《煤矿救护规程》的规定和要求。下井人员不足、携带的技术装备
对救护队自身伤亡事故的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