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制作人:向群.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乐山外国语学校
制作人:向群
2006年7月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绿色植物的重要性,
增强环保意识。
2、教学重点:
⑴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分析。
⑵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3、教学难点: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教学过程设计:
(一)、第一论PK:(知识回顾)
1、绿叶在光下可制造。
2、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3、探究性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中,首先应注意将植物进行暗处理,其目的是。
4、将实验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5、可用来检验绿叶中淀粉的存在。
6、植物的光合作用除了可生成有机物外,还可以产生

问题:绿色植物以什么作为生成有机物的原料呢?导入新课——“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二)、第二轮PK:看图分析普利斯特利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图1:
一段时间
一段时间
观察思考: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并说出每种变化的理由


图2:
一段时间
一段时间


观察思考:丙丁中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通过以上两组对照,学生得出结论:
二氧化碳被绿色植物吸收了。
设问:绿色植物真的吸收了二氧化碳吗?
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有什么用途呢?
(三)第三轮PK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请各组根据下列提示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
提示一、可用锥形瓶或小烧杯盛装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提示二、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提示三、在实验过程中只能保证二氧化碳是唯一变量
提示四、验证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过程,可参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在活动过程中,老师边看边提示
PK要求:
1、方案的步骤完整并合理
2、假设与结论是否相符
3、每个步骤是否严谨合理
4、可用图示表示
5、材料用具可省略
6、时间为15分钟
在大屏幕上展示学生设计的几种典型方案:
方案一:作出假设: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选用两盆天竺葵,都用相同的两个玻璃罩罩住。A玻璃罩内放入一小烧杯氢氧化钠溶液,B玻璃罩内不放任何东西。光照一段时间,各取下两盆天竺葵中的一片绿叶,经褪色处理,用稀碘液检验是否有淀粉的生成。
结果预测:A组天竺葵叶片无淀粉的生成,
B组天竺葵叶片有淀粉的生成。
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在大屏幕上展示学生设计的几种典型方案:
方案二: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取一盆天竺葵先进行黑暗处理,将其在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取下一片叶片脱色处理后用碘液检验是否有淀粉的生成。再将天竺葵进行第二次黑暗处理后,用玻璃罩罩住,内放一小烧杯氢氧化钠溶液,光照一段时间取下一片叶片,也经脱色处理后用碘液检验是否有淀粉的生成。
结果预测:前一阶段:天竺葵叶片有淀粉的生成,
后一阶段:天竺葵叶片无淀粉的生成。
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在大屏幕上展示学生设计的几种典型方案:
方案三: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将两盆事先黑暗处理过的天竺葵用玻璃罩罩住,A玻璃罩内放一小烧杯氢氧化钠溶液,B玻璃罩内放一小烧杯清水,光照一段时间之后,各取下一片叶片检验是否有淀粉的生成
结果预测:A组天竺葵叶片无淀粉的生成,
B组天竺葵叶片有淀粉的生成。
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制作人:向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12-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