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全球青年文化视野 [文化守望和全球视野].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全球青年文化视野 [文化守望和全球视野]

  一   21世纪,“全球化”这个概念日渐成为新世纪社会发展中十分醒目的核心词之一。它以一种十分强大的生命力和迅猛的发展速度,构成当今生活的一种基本生存背景,并以“润物细无声”的措施浸入到寂缥缈的意境等,凝结成整套教材中挥之不去的中国老式文化的人文意韵。
  相信黄自的文化背景构造中必然有一片深厚的、难以动摇的民族根基,虽然她生活的年代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极为动乱的年代,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正处在一种急剧变化的转折点: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文化人最后发现我们始终处在一种弱势地位,始终处在被动挨打、行将亡国灭种的状态,中国老式文化面临严肃的拷问,并不久地走向对老式文化全面否认的状态。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胡适先生百般无奈地道出了“万事不如人”的喟叹。
  然而,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自身就是既定老式的产物,同步也是维护老式的手段,它习惯于将已有的价值规范、思想观念反复地传播给下一代。黄自先生在这一点上,成了老式文化的最坚定的守望者。在《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第一册的附录里,一方面浮现的就是中国老式乐器图,从最古老的钟、磬、埙到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二胡、琵琶。《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中的歌曲部分所体现出的老式文化意蕴也不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而是其中所渗入的中国化的意境和审美氛围,和发自内心对自己本土文化欣赏赞美的态度。
  黄自先生对中国老式文化的守望精神是一种自发的觉悟。而这种对老式文化的态度,在当今世界显然已经成了一种主流倡导性倾向。
  1994年10月3日,在日内瓦召开了第44届、人权和民族的教育综合行动大纲》。其中指出:“教育必需教育公民尊重文化遗产。”那么《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在1933年的中国,已经忠实地履行了这条原则。
  三
  另一方面,《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教材又无处不存在国际化的烙印。这里,分明地体现了黄自先生所具有的全球视野。很显然,黄自在《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教材中体现的“全球视野”并不等同于今天流行的“全球化”概念。一方面,在一般学校音乐教育这个小范畴内并不涉及经济问题,而是文化教育问题。另一方面,在《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教材中并没有体现强势文化侵略感――发达国家的强势文化通过传播技术及其多种产品倾销而传遍全球,并将强势文化所携带的内在的价值观、思维措施及外在的时髦形态向全球扩张渗入,对各国青少年及知识、学术领域产生直接的影响等种种负面影响。在这里,黄自引用的材料基本上限定于人类文明的最高结晶: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那些被时间所证明的典型之作、音乐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大作曲家等。在《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第二册音乐欣赏尚有至今罕为引用的埃及、亚西利亚、希伯来音乐。
  固然尚有黄自先生在《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第一册卷首所说的:
  “本书兼采用西洋名曲,而配以合适的歌词。”“本书所采用的歌曲,所有求其富音乐美。歌曲所有有合适的伴奏。使学生养成听和声的习惯。”“各歌表情语,照世界各国习惯,沿用意文名词,但加具体注解。使学生谙熟术语,以便将来易于领略世界名作。”“教欣赏时,最佳能备留声机,使学生可多听名曲。”
  在这里,黄自先生凭着对西方音乐文化十分谙熟的功底,主线地将西方的音乐思维引入到

全球青年文化视野 [文化守望和全球视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