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气候与农业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福建省气候与农业摘要: 福建省光照、温度、水分资源总体良好。日照资源南多北少, 并集中在作物生长季内, 能满足作物和果树的光合生长需要; 温度条件总体趋好, 但仍常出现阶段性低温冻害过程; 降水资源丰富, 但存在降水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的特点, 常导致暴雨洪涝或干旱发生, 使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深入研究近年农业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做出相应的调节对策。在对策提出的同时要不断地修改, 并做出对农业生产有利的对策。关键词: 农业气候;农业生产;福建;对策福建气候区域差异较大,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内水热条件和垂直分带较明显,气候复杂多样利于发展农业多种经营。年均气温在 17~ 21℃, 沿海全年高于 10℃。冬季温暖, 1 月沿海平均气温 7~ 10℃, 山区 6~8℃。夏季炎热, 平均气温 20~ 39℃, 并多台风。无霜期内陆 260 ~ 300 天,闽东南沿海 300 ~ 360 天,可一年三熟,适宜甘蔗等喜高温作物和亚热带植物生长, 其他地区可一年两熟, 适宜种植水稻和茶树等。年降水量 1400 ~ 2000 毫米, 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季节分配不均, 有较明显雨季和干季;3~6 月为雨季, 占全年降水 50~ 60% ,7~9 月是台风季,降水量较多,年际变化极大,容易发生水旱灾害; 10 月至次年 2 月,降水较少。年日照时数为 1700 ~ 2300 小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地的气候均出现了变化, 给许多地方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不便。福建省也不例外, 许多农产业受到影响。分析福建省气候的特征及对当地农业的影响,从中找出对策来应对这种恶劣的情况。 1. 福建气候特征福建省全年平均气温为 17~ 21℃, 漳州市、厦门市、莆田市、龙岩市南部、泉州市中南部的年平均气温均在 ℃以上, 鹫峰山区、武夷山区、戴云山区年平均气温在 ℃以下。其主要特征:一、季风环流强盛, 季风气候显著。气候的回暖和转凉, 四季的开始和结束,都随季风环流活动而转移。二、冬短夏长,热量资源丰富。全省无霜期在 250 ~ 336 天之间,多数地区接近或超过 300 天,与两广和台湾相近,具备优越的三熟制气候条件。三、冬暖夏凉, 冬天南北温差大; 夏天南北温差小。四、雨干季分明, 水分资源充沛。五、地形复杂致使气候多样。六、灾害天气频繁。水、旱、风、寒历年可见, 气候偏离常态是经常的。水灾主要是梅雨型洪涝和台风型洪涝。风灾主要有三种类型, 即台风、大风、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沿海大风和局地强对流天气下的大风。旱有春旱、夏旱和秋冬旱之别。寒有倒春寒、五月寒、秋寒和隆冬寒四种。福建最冷月一般是1月,多年1 月平均气温在 ~ ℃, 低值区域(≤6℃) 出现在宁德市的山区, 以寿宁的 ℃为最低。最热月一般是 7月, 多年 7 月平均气温为 ~ ℃, 高值区域(≥ 28℃) 出现在福建东南沿海地区以及南平市东部、三明市中部地区, 以福州和龙海的 ℃为最高。根据福建省 1961-2000 年的年积温资料分析, 全省≥ 10℃的年积温为 3300 ~ 7600 ℃? d, 福州以南沿海地区≥ 10℃的年积温为 6500 ~ 7600 ℃? d, 其中漳州市、厦门市及泉州市的安溪、南安县≥ 10℃的年积温在 7000

气候与农业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76 KB
  • 时间2017-05-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