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英词 试论吴文英词
摘要:在南宋词坛上,吴文英词运意深杳、用笔幽邃。本文试从修辞和艺术构造两方面进行分析。修辞上,梦窗词善于用典;比兴多统领全篇。艺术上,吴文英好以“梦”入词,客观生活通过梦幻的熏陶体现出高远的情致;作品还具吴文英词 试论吴文英词
摘要:在南宋词坛上,吴文英词运意深杳、用笔幽邃。本文试从修辞和艺术构造两方面进行分析。修辞上,梦窗词善于用典;比兴多统领全篇。艺术上,吴文英好以“梦”入词,客观生活通过梦幻的熏陶体现出高远的情致;作品还具故意象化和时空交错特点,近似西方“意识流”的手法。
核心词:吴文英词;修辞;艺术构造
在宋代群星灿烂、名家辈出的词坛上,吴文英是一位突出的词人,其词有着鲜明的独创性。然而历来对吴词的评价分歧很大,自宋末张炎《词源》中“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的出名批评到今天,对梦窗词仍然没有达到共识。基于梦窗词的研究现状,本文从修辞和构造两方面分析,以求有更系统的结识。
一..
从修辞角度探析梦窗词:
用典。使事用典是梦窗词的一大特色。吴文英广泛吸取了前人诗词、散文的优秀成果,再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而加以融会贯穿,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密丽、华美、幽深。如《解连环》中“疑清风动竹,故人来邈”化用李益诗“开门风动竹,疑是故人来”;“银瓶恨沉断索”用白居易《井底引银瓶》“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用典之多可见一斑。又如《高阳台?落梅》,本词咏梅花,运用典故几乎全篇皆是。上片第一韵写梅落,“仙云堕影”出自苏轼《松风庭下梅花盛开》诗句“海南仙云娇堕砌。”“关山”暗用高适《塞上听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诗意。下片“寿阳”三句用寿阳妆典,梅已落完,美人梳妆时就无从取以妆饰额头。此外,吴词典故的暗用诸多如“水中着盐”,自然妥当,不露痕迹。以“孟嘉落帽”典为例,《霜叶飞?重九》中有“惊飙从卷乌纱去”,《采桑子慢?九日》中有“怅玉手、曾携乌纱,笑整风欹”。
比兴。比兴手法是中国古典诗歌的老式手法,吴文英词中的比兴多统领全篇。如《霜叶飞》云:“断焰离绪。”《瑞鹤仙?丙午重九》云:“乱红生古峤。”《玉烛新》云:“花穿帘隙透。”《解连环》云:“秋压更长,看见姮娥瘦如束。”
吴文英词中的“比”较少用系词,大多为暗喻型。如《瑞鹤仙》中“泪荷抛碎璧。正漏云筛雨,斜捎窗隙。林声怨秋色。对小山不迭,寸眉愁碧。”本词是苏妾拜别后来,词人重到苏州西园回忆往事之作。词人的立足点应当在窗前,下文所见所有是屋外情景。首句比中兼兴,“泪荷”即“荷泪”,是对荷叶上落下的雨点的比方,“碎璧”是再对荷泪的比方。“抛”字加强了动势且增强了拟人意味。
二.
从构造角度探析吴文英的词:
梦幻构造。
吴文英词喜以“梦”入词,“梦”字在其340多首词作中多达175处。如陶尔夫所言:“梦幻,是启动梦窗心扉的一把钥匙。”梦窗词扑朔迷离、和众不同样,由此而遭致误解,核心是由于历代读者常常被隔在“七宝楼台”之外。事实上,梦窗词已经不是一般地、直接地去描写客观现实,抒发个人情感,而是通过梦境和幻觉,曲折地反映她的内在情思。
梦窗词中的梦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仅是她的爱情,甚至个人身世、家国之悲、登临酬唱和吊古伤今的作品,她均可通过梦幻境界来表达。
吴文英词 试论吴文英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