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成语 [由数字当作语]
中国的诸多成语所有和数字有关,但其中的数字所指你或许不懂得吧,那么就来看看如下成语里的数字所指为什么。 三长两短:“三长两短”一般见来指意外灾祸,民间多作“遇难”“死亡”等讳词。
《礼记·檀弓数字成语 [由数字当作语]
中国的诸多成语所有和数字有关,但其中的数字所指你或许不懂得吧,那么就来看看如下成语里的数字所指为什么。 三长两短:“三长两短”一般见来指意外灾祸,民间多作“遇难”“死亡”等讳词。
《礼记·檀弓上》有如下记载:“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棺束者,古棺木无钉,故用皮束合之。缩两者,缩纵也。纵束者二行也。衡三者,横束者三行也。衽,每束一者。衽,小要也,其形两头广,中央小也。既不用钉棺,但先凿棺边及两头合际处作坎形,则以小要连之令固,并相对每束之处以一行之衽连之,若竖束之处则竖著其衽以连棺盖及底之木,使和棺头尾之材相固。汉时呼衽为小要也。”
用现代话作一简要解释:古时棺木不用钉子,用皮条把棺材底和盖捆合在一起。横的方向捆3道,纵的方向捆两道。横的方向木板长,纵的方向木板短,“三长两短”即源于此。“衽”原本指衣服的缝合处,此处指连接棺盖和棺底的木楔,两头宽中间窄,插入棺口两旁的坎中,使盖和棺身密合。“衽”和“皮条”联用,就是为了紧固棺盖。发展到后来用钉子钉棺盖,既以便又快捷,“衽”也就逐渐被裁减。“三长两短”的捆棺材皮条也随之消失,但这个词语却始终流传下来,在现代汉语中也常常使用。
不孝有三:在中国礼仪里,所谓“不孝有三”是指:阿谀屈从,陷亲不义;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不娶无子,绝先祖祀。意为: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告,使她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裔,这是第三种不孝。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最大的不孝了。
三姑六婆:三姑为尼姑、道姑、卦姑;六婆为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双臂双腿,“五体投地”的五体是加上“头”;五谷:一说是黍、稷、麦、菽、稻。尚有一种说法是黍、稷、麦、菽、麻。
五毒俱全:蛇、蝎、蜈蚣、壁虎、蟾蜍5种动物为五毒;人的5毒是吃、喝、嫖、赌、抽。
五光十色:五光:红黄蓝白黑;十色: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外加一种透明色。
六亲不认:历史上“六亲”有特定的内容,其代表性的说法有3种:
一据《左传》说,父子、兄弟、姑姐、甥舅、婚媾及姻亚。
二据《老子》说,以父子、兄弟、夫妇为六亲。
三据《汉书》说,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
后人比较赞同第三种说法,由于此说在血缘和婚姻关系中是最亲近的。
七情六欲:一般来说,七情指的是:喜怒哀惧爱恶欲。中医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惊恐。六欲指的是:生死耳目口鼻。
佛家的“七情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欲、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相欲 。
胡说八道:原指“胡人”到内地解说佛经。
胡,中国古代对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称呼。胡说∶胡人说讲。
数字成语 [由数字看成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