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认知发展演示文稿
第一页,共四十三页。
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0-2岁:感知运动阶段
2-7岁:前运算阶段
7-11岁:具体运算阶段
11岁以后:具体运算阶段
第二页,共四十三页。
一、认知发展四阶段维和记忆
有研究发现,如果把记录母亲的心脏跳动的声音放给儿童听,儿童会停止哭泣。研究者的解释说,这是因为儿童感到他们又回到了熟悉的胎内环境里。由此认为,胎儿已经有了听觉记忆。关于七八个月胎儿音乐听觉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可见,胎儿末期,听觉记忆已出现。
6-8个月,胎儿开始记忆感觉信息和情绪信息。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三页。
二、婴儿的思维和记忆
(一)分类能力的发展
婴儿大脑中可能具有对图形进行加工和辨识的能力。
3个月大的婴儿,有能力将同形状的各式物件归为同一类。
6~9个月大的婴儿,将细微的差别也考虑在归类过程中。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三页。
(二)推理能力的发展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三页。
(三)记忆能力的发展
婴儿的记忆,从其恢复形式看属于“再认”,记忆带有很大的内隐性。
【现象分析】 6个月左右,儿童开始“认生”,只愿意亲近妈妈及经常接触的人,陌生人走近时,孩子一般会感到不安。如何从记忆的角度看待这种现象?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三页。
第三节 婴儿的认知社会化发展
认知社会化的定义
一、对他人容貌的感知
(一)对面孔的感知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三页。
(二)对特定面孔—声音的匹配
婴儿发现陌生成人特定的面孔和声音关系的能力出现在2—4个月。
对关系的匹配和记忆出现在4—6个月。
第三十页,共四十三页。
二、对母亲的感知
(一)对母亲发出信号的感知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三页。
(二)早期面对面交流中婴儿注意和情感发展的变化
简单注意 积极交流
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三页。
三、对人的行为动作的感知
(一)模仿
12-21天的新生儿出现对成人的模仿。
无意模仿 有意模仿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三页。
(二)共鸣动作
婴儿的共鸣动作也成为早期模仿,主要局限于吐舌头的 模仿,是一种为分化的反应。
2-3个月的婴儿对人脸
所产生的共鸣动作最多。
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三页。
第四节 婴儿的言语发展
一、言语发展的三个理论
(一)条件作用论
代表人物:斯金纳
观点:语言是通过操作条件获取的。
强化和模仿,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开始。
不足:儿童创造出的新奇表达,无法用该理论解释。
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三页。
(二)先天论
代表人物:乔姆斯基
观点:语言习得机制
(1)语言学习时许多与成熟及生理发展有关的现象。
(2)LAD--儿童的先天语言知识。
(3)外界语言加上LAD的知识才能产生出语言。
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三页。
(三)相互作用论
互动理论:强调内部爱好和环境输入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今的观点:
生物、认知和社会环境在语言的每个组成方面都起着作用。
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三页。
二、婴儿前言语的发展
前言语阶段的定义
(一)前言语阶段的言语知觉
(林崇德)
妊娠中后期(5-8个月):初步听觉反应和原始听 觉记忆。
新生儿期(0-1个月):对声音进行空间定位。
发音游戏期(2-3、4个月):和成人“相互模仿”。
语音修正期(5-8、9个月)
学话萌芽期(9-12个月)
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三页。
(周兢)
(1)辨音水平(0-4个月)
婴儿形成了感知辨别单一语音的能力。
(2)辨调水平(4-10个月)
婴儿在整体感知语音时,能分化出不同的语调。
(3)辨义水平(10-18个月)
婴儿能将语音表征和语义表征联系起来,从而分辨出一定语音和语义内容。
第三十九页,共四十三页。
(二)前语言阶段的发音
简单音节(0-3个月):
以开元音为主
连续音节(4-8个月):
双唇音声母+开元音
模仿音节(9-12个月):不同音节但无意义
有意义语音(12个月以后):不同音节且有意义
第四十页,共四十三页。
(三)前言语阶段的交际
(0-4个月)
哭、笑、蹬腿或发不同音来吸引成人注意。
“规则”(4-10个月)
(10-18个月)
不同的婴儿会用自己经常重复的
声音表达自己的某种意思。
第四十一页,共
婴儿认知发展演示文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