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改变的实证分析货币流通速度改变.docx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实证分析货币流通速度变化

  内容摘要:货币流通速度是经济领域中的一种重要问题。根据费雪方程式,货币流通速度决定货币流量,从而决定收入;本文运用1978-的年度数据对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时间趋势进行了回归分析,得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实证分析货币流通速度变化

  内容摘要:货币流通速度是经济领域中的一种重要问题。根据费雪方程式,货币流通速度决定货币流量,从而决定收入;本文运用1978-的年度数据对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时间趋势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货币流通速度发展趋势在长期上呈“U”型状态,并且货币流通速度通过一段时间的下降后会逐渐回升的结论。同步对中国狭义、广义的货币流通速度的阶段性波动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根据提出了有关的政策建议。
  核心词:货币 流通速度 货币政策
  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经济学的一种核心概念,货币流通速度自身的变化,一方面是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变化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经济、金融中的诸多问题。
  就中国而言,改革开放此前的货币流通速度是相称稳定的,中国人民银行也曾总结出1:8的货币投放比率。而货币流通速度的持续下降,成为转型期中国经济面临的一种核心问题。因此,进一步探讨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阶段性变化特性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并且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货币流通速度的概念和内涵
  对于货币流通速度的定义,理论界有不同样的见解,其中以货币的交易流通速度和收入流通速度应用最为广泛。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提出了出名的费雪交易方程式:MV=PY。从该方程可以得出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V=PY/M。
  中央银行为了便于进行宏观经济运营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以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以便限度作为原则,对货币划分层次。其粗略的分类为:M0=流通中的钞票;M1=M0+活期存款;M2=M1+准货币。因此,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可以进一步分解为钞票M0的收入流通速度、狭义货币M1的收入流通速度和广义货币M2的收入流通速度。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测算
  实践中,计算货币流通速度一般根据货币数量论,笔者核心运用的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运用费雪方程式:MV=PY进行测算,即V=PY/M。其中,PY为名义国民收入,可用名义GDP来表达;M为货币供应量,在中国,货币核心分为M0、M1、M2三个层次进行记录。笔者选择狭义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和广义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因此,本文采用Vi=GDP/Mi,其中,i=1,2,计算出M1、M2两个层次货币的流通速度V1、V2。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状况
  货币流通速度的总体趋势
  根据计算得出的流通速度“V1、V2”,可得出一组“1978-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状况”的数据,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GDP、狭义货币供应量和广义货币供应量所有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GDP从1978年的亿元上升到的471564亿元,增幅约为倍,平均同比名义增长24%;M1从1978年的亿元增长到的亿元,增幅约为倍,平均同比增长率为20%;M2从1978年的亿元增长到的亿元,增幅约为倍,平均同比增长率为22%。
  从绝对增幅来看,中国GDP、M1、M2呈逐年递增趋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GDP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改变的实证分析货币流通速度改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