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本戏剧《红叶记》考略红叶种田记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明代佚本传奇《红叶记》仅存于《群音类选》等曲选中的几出曲文进行考证分析,从而勾勒其大体情节和剧作风貌,并由此对剧作的本领、曲辞风貌、代表的戏曲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考释。
核佚本戏剧《红叶记》考略红叶种田记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明代佚本传奇《红叶记》仅存于《群音类选》等曲选中的几出曲文进行考证分析,从而勾勒其大体情节和剧作风貌,并由此对剧作的本领、曲辞风貌、代表的戏曲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考释。
核心词:佚本戏剧 《红叶记》 曲辞风貌
《红叶记》,《远山堂曲品》“能品”、《曲品》“新传奇品”著录。祝长生撰。此后仅《传奇汇考标目》将祝作题为《红叶记》,其他如《今乐考证》、《重订曲海目》、《曲目新编》等皆著录为《题红记》。其中《今乐考证》题下注云“和伯良改其大父本异。”按:所谓“伯良改其大父本”,即《曲品》“红叶记”条中所云“玉阳生之《题红记》”,《今乐考证》著录,题王炉峰撰。注云:“本名《红叶》”。
按:王骥德《曲律》中曾云“余大父炉峰公,少时曾草《红叶》一记,所有雅婉逸,翩翩有风人之致,遗命秘不令传,今藏家塾。余弱岁卧病,先君子命稍更其语,别为一传,易名《题红》为屠纬其仪部强序入梓。”可见,《题红记》系王骥德幼时改其父王炉峰所作《红叶记》而成。后来诸家著录盖因此和祝长生之《红叶记》混淆,多将祝作《红叶记》误题为《题红记》。另有《传奇汇考标目》别本著录李长祚撰《红叶记》一种。可见明代有《红叶记》三种,祝作和李作皆不见传本。王炉峰作《红叶记》原本亦不见,然王骥德之《题红记》存明万历间金陵继志斋刻本,《古本戏曲丛刊》二集据以影印。
按:红叶题诗事,《本领诗》、《云溪友议》、《北梦琐言》诸记载生名有顾况、卢渥、李茵等说法,惟刘釜《青琐高议・流红记》中易其人为于�。
可见,红叶题诗故事广为流传,以其为题材的戏曲作品亦遍见于明代戏曲选本中:
《群音类选》“官腔类”卷十七依次选《题红记》四出:《霜红写怨》、《金水还题》、《溪口收春》、《洞房会亲》,关目曲词分别和和王骥德作《题红记》继志斋本第十七出、第十八出、第十九出、第三十三出相似,系出自王作。《红叶记》五出:《红叶题诗》、《御沟得叶》、《宫中得叶》、《出示红叶》、《红叶重逢》,和所选《题红记》散出关目相相应,然曲词迥异,可见绝非王炉峰之《红叶记》。然其《御沟得叶》一出中“玉辇何时来帝子,更淹淹蹉跎岁时”,“金吾早已催银漏,谩把闲吟破客愁,明日江边买去舟”,“望磐龙上流,望磐龙上流,叶儿仍旧,前番流去今番又,免半途逗留,莫近凤凰楼,殷勤付红袖……”,和《题红记・金水还题》一出“玉堂名姓恰新题,每日家客窗沉浸”,“我待临行叮嘱伊,你可趁着轻青堤,认着红闺,投着朱扉,到溪头寻旧主,向水面送新题,则说道出城西,遇紫衣……”诸曲词相较,一为失意凄然之辞;一为气势昂扬之辞。似和《远山堂曲品》评论祝作云“于�拾叶在未第时,无一种轩举之气,因此终逊《题红》一筹”语合。据以推测《群》本《红叶记》也许出自祝作。
《红叶记》散出,《徽池雅调》卷一上层选《红叶相怜》一出,比《群音类选・红叶相逢》一出多开头[凤凰台上忆吹箫]一支曲白,在[香罗带]套曲后又多[太平令] 两支曲词。[下山虎]后来又多[亭前槽]一套曲词。盖出自
佚本戏剧《红叶记》考略红叶种田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