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内容摘要】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新增资源,有其独特的办学机制。工商管理类专业是一门偏应用型的学科,该专业对工商管理的理论知识及相关的实务操作有同等的要求,独立学院应充分发挥其自身特点,以企业需求为明确导向,建立独立学院特有的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关键词】工商管理类专业;独立学院;学生实践能力
一、引言
独立学院,也常被称作为独立二级学院,独立学院是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规范后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所谓“新机制、新模式”即民办机制、独立办学、新的管理体制,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商管理也常被称为工商企业管理,该专业的主要特征就在于其社会实践性和企业应用性。工商管理专业主要侧重于研究企业内部的行为管理以及较高层次的经营战略决策。所以,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工商管理类的显著特点在于其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而独立学院目前的培养体系与普通高校并无不同,侧重于培养理论知识型人才,对于社会应用能力和企业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比重并不大,所以,根据社会、企业的具体需求,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独立学院工商管理类学生培养的重点。
二、独立学院工商管理类学生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独立学院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兴起,国家考虑到当时的情况,鼓励本科院校和社会上的资金相结合来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独立学院的特征是:引入社会资金,有独立的设施和管理,培养模式上自主性更多。独立学院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典型阶段。独立学院目前正处于转型期,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有其存在的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独立学院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和普遍高校雷同。这是第一阶段独立学院的遗留特征,由于独立学院通常是在母体学校的资源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与母体高校的整个教学体系、专业课程设置都较为接近。像这种依托于母体学校成长起来的独立学院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基本是参考一本或二本院校的课程设置,并没有结合独立学院学生自身的发展方向,设置符合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独立学院的应用型特点并未得到突出。
(二)独立学院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独立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通常从高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入独立学院,走上了教师的岗位。独立学院的教师通常都是硕士以上的学历,这些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却缺乏其它职业的工作经验,也缺乏在企业工作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经验。因此,既能够为学生讲解理论基础,又能够进行科学有效的企业实践教学的教师极为欠缺,这种师资

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59118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