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案分析
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案分析
摘要:2008年中信泰富集团外汇合约曝光,。本文通过研究中信泰富签订外汇合约的公司背景和国际背景,详细分析中信泰富签订的Accumu以就交割地点、交割时间、交割价格、合约规模、标的物的品质等细节进行谈判,以便尽量满足双方的需要。同样是因为没有固定集中的交易场所,不利于信息交流和传递,不利于形成和发现统一的市场价格,市场效率较低。
远期外汇合约的交易对象是某种外汇,是指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时间按约定的汇率买卖一定金额的某种外汇的合约。
远期外汇诞生的原因是由国际贸易的交易特点决定的。在国际贸易实务中,出口商以短期信贷方式卖出商品,进口商以延期付款方式买进商品的情况下,从成交到结算这一期间对交易双方来讲都存在着一定的外汇风险。因汇率的波动,出口商的本币收入可能比预期的数额减少,进口商的本币支付可能比预期的数额增加。为
了减少外汇风险,有远期外汇收入的出口商可以与银行订立远期外汇合同,一定时期以后,按签约时规定的价格将其外汇收入转让给银行,从而防止汇率下跌所导致的经济损失。有远期外汇支出的进口商也可与银行签订购买远期外汇合同,一定时期以后,按签约时规定的价格向银行购买规定数额的外汇,从而防止汇率上涨而增加成本负担。
(二)累股证
本次中信泰富涉及的外汇远期是较复杂的一种金融产品,名为对冲风险外汇合约,是累股证的一种变种金融产品,是将交易对象变为外汇而非股票。
累股证也被称为累计股票期权,英文名称为Knock Out Discount Accumulator,简称KODA,也被称为Accumulator。它是一种以合约形式买卖资产(股票、外汇或其它商品)的金融衍生工具,是投资者与私人银行(庄家)的场外交易,一般投行会与客户签订长达一年的合约。发行商锁定股价的上下限,并规定在一个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以低于目前股价水平为客户提供股票。
“Accumulator”(累股证),因其杠杆效应在牛市中放大收益,熊市中放大损失,被香港投行界以谐音戏谑为“
I kill you later(我迟些杀你)”。投行向客户提供较现价低5%~10%的行使价,当股价升过现价3%~5%时,合约就自行终止。当股价跌破行使价时,投资者必须按合约继续按行使价买入股份,但有些投行会要求投资人要双倍甚至三倍的吸纳股份。
例如,假设某公司股票现价为100 元人民币,KODA合约规定10%折让行使价,3%合约终止价,两倍杠杆一年有效。这意味着,尽管该公司目前股价为100 元人民币,但KODA投资者有权在今后的一年中,以90元人民币行使价逐月买入该公司股份。如果该公司股价
升过103元人民币,合约就自动终止。但是如果中移动股价跌破90 元人民币,投资者必须继续以90 元人民币双倍吸纳股份,直至合约到期。
这样的产品在牛市来说,无疑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客户通过合约不断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买进股票随后卖出,赚取其中的差价。但是当相关股票价格下跌时,交易者就要付出相当惨重的代价。
三、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事件中“累股证”的具体运用
2008年7月, 中信泰富为满足其在澳洲铁矿投资的澳元需求, 分别与汇丰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订立了四类多份汇率衍生品合约, 其中以“澳元累计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以下简称“澳元累计合约” 金额最大,损失最严重,最具代表性。中信泰富及其对手方在“澳元
累计合约”中的主要权利义务及对权利义务的限制, 总结如表1所示。
表1 “澳元累计合约”中的权利义务及对权利义务的限制
Rights and obligations, "the Australian cumulative contract" in the restrictions on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名称
澳元累计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
中信泰富
主要合同权利
,,用美元换取澳元
权利的限制
当中信泰富利润总额达5150万美元时,自动终止对手方交付澳元义务
中信泰富主要
合同业务
,。承接澳元的金额是汇率高于
。
义务的限制
合同的期限
2008年7月至2010年10月
表面上看,“澳元累计合约”是一个外汇远期合约。中信泰富
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巨亏案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