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医疗环境设计
摘要:随着生活程度的进步,现代医疗技术的革新与开展以及相关社会问题的产生,医疗建筑与环境越来越受到使用者〔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关注。本文从空间利用、采光通风、节能减排、绿植景观、导向标识这五个角度出发,讨论新造“花园医院〞的一个构思。让患者在建筑与景观的交融中,在医院与社区的交融中忘记他们是在承受治疗。为了到达这样一种交融的目的,邱德拔医院不设围墙,社区居民可以进入医院享用美食广场、商店、操场,甚至屋顶菜园,居民可以到医院锻炼,下课的学生可以到医院公共空间复习功课,让医院成为社区的一部分;全方位立体绿化覆盖到下沉庭院、花池、露台、阳台、屋顶花园,并且病房设有花台。大规模的下沉庭院中心舞台引入光和绿色植物;铝制的遮阳篷和轻型货架提供耐候性,同时庭院、屋顶花园和全高度玻璃承受大方的采光和通风。“花园中的医院,医院中的花园〞就是市民给邱德拔医院的最高评价。自2022年工程开工以来,新加坡卫生部的调查显示:环境优美的邱德拔医院获得了病人86%的满意度。在1万1000多名受访病人与看护者中,邱德拔医院也是最多人愿意推荐的公共医院之一。
——黄廷芳医院
2022年6月30日正式投入效劳的黄廷芳医院以及裕廊社区医院位于新加坡西部裕廊东地铁站旁,是一所拥有700个床位的综合医院,与毗邻的拥有400张床位的裕廊社区医院共同组成了裕廊医疗集团。医院临近地铁站,被商业建筑环绕,嘈杂的场地位置是黄廷芳医院最大的挑战。于是香港HOK与新加坡CPG集团决定采用由内而外的设计方法,以病人为中心。尽可能地多创立花园空间,尽可能在病人窗外景观上发挥创造性,尽量为病人及员工减轻并且可以看到外面的绿色植物,这样的设计相信可以帮助病患更快的恢复安康,这也是在众多公立医院中唯一采用这一设计的医院。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成立于1985年,是新加坡最大的国立医院之一。医院总体分三期建立,目前拥有1200多个床位。已投入运作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医疗中心就坐落在肯特岗地铁站上方。值得注意的是,国大医院与其他医院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在于它精妙的细节化设计:医院入口连接的雨棚系统在多雨的新加坡显得特别的重要。虽然空间并不“高大上〞,但这个条形使大堂显得亲切、实用、舒适。卫生间的设计尤为自豪,室内外地坪是平的,方便人员行走而不会因此而摔倒,当然地面排水组织也非常合理和充分。
2新加坡医疗环境设计特点
通过对以上三家医院的针对性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新加坡医疗环境设计的特点:紧凑的规划布局、严谨的建筑美学、完善的医疗工艺、先进的设计理念、多元的共享空间、生态的景观体系、高效的信息系统。在空间利用方面,邱德拔医院充分利用每一个空间来创造绿色医疗环境。它的每一层楼都布满了绿色,使人放松和振作。医院由三座大楼组成,围合着一层以及地下一层的下沉式庭院;黄庭芳医院独特的扇形楼面布局保证了医院的每个病人,无论住在哪种类型的病房,其床位前都有自己的、“面向花园〞的“专属〞窗户;国大医院入口连接的雨棚系统以及架空层的利用对于炎热多雨的地区值得借鉴。在采光通风方面,邱德拔医院病房楼的朝向利于“捕捉〞盛行的北风和东南风,,给病人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温度,同时减少了60%
新加坡医疗环境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