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公共广播系统设计方案第一部分:技术n向应一览表5第二部分:技术建议书内容6
概述6
设计原则10
设计规范和依据12
系统功能和特点13
,眼保健操,通知及上下课铃声等。计算机多媒
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学校公共广播系统带来了划时代的革命,学校公
共广播系统的职能再也不局限于公共广播的功能,现代教学中英语听
力教学、考试等新的需求仅靠传统的公共广播已经不能满足。学校对于广播系统要求稳定可靠,功能强大,音质清晰,操作方便,白动播放,分点、分区控制,智能化程度高。学校希望根据其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量身定做,提供个性化设计服务。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浪潮的推进及“校校通”工程的全面实施,近几年来,闭路电视、宽带网络、计算机多媒体及互联网在学校被广泛应用,并逐步走进教学与教务管理。这就为开发性能更高,功能更强,使用更方便的新一代教学用数字化智能广播成为可能。随着
现代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一个“全球一体化、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间交往越来越密切,中国逐渐同世界接轨,对教育部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年来的外语升温,中高考也已将外语听力作为考试内容,学校现有语音室容量小、机动性差、学生多,难以进行外语听力同步训练及考试,如何创造一个幽雅轻松的学习工作环境,也已被许多教育专家提了出来,让优美的音乐代替刺耳的铃声,让学生在课间听到轻松的音乐,不仅可以放松紧张的情绪,并可陶冶情操,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各个学校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了进一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文明生活的高标准要求,创
造一个安全、舒适、温馨、高效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并根据各种不同学校的需要,从项目的具体实际出发,做到配置合理,留有扩展余地,
技术先进,性能价格比高,确保系统性能高质量,高可靠性。
本方案根据项目提供的相关文件,并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参照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并结合我公司从事过的多个项目所积累的经验,编制出这套技术方案。若对本方案的内容或其它方面有不详尽之处,我们随时欢迎您们的宝贵意见。
本项目方案设计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并综合考虑施工、维护及操作因素,并将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本系统设计内容是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其具有以下原则:
1、先进性与适用性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应达到;同时,系统的
安装调试、软件编程和操作使用又应简便易行,容易掌握,适合中国国情和本项目的特点。该系统集国际上众多先进技术于一身,体现了当前计算机控制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水平,适应时代发
展的要求。同时系统是面向各种管理层次使用的系统,其功能的配置以能给用户提供舒适、安全、方便、快捷为准则,其操作应简便易学。
2、经济性与实用性
充分考虑用户实际需要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根据用户现场环境,设计选用功能和适合现场情况、符合用户要求的系统配置方案,通过严密、有机的组合,实现最佳的性能价格比,以便节约工程投资,同时保证系统功能实施的需求,经济实用。
3、可靠性与安全性系统的设计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系统故障或事故造成中断
后,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具备迅速恢复的功能,同时系统具有一整套完成的系统管理策略,可以保证系统的运行安
4、可扩充性
系统设计中考虑到今后技术的发展和使用的需要,具有更新、扩充和升级的可能。并根据今后该项目工程的实际要求扩展系统功能,同时,该项目设备的控制容量上保留一定的余地,以便在系统中改造新的控制点;系统中还保留与其他计算机或白动化系统连接的接口;也尽量考虑未来科学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
5、追求最优化的系统设备配置
在满足用户对功能、质量、性能、价格和服务等各方面要求的前提下,追求最优化的系统设备配置,以尽量降低系统造价。
6、提高监管力度与综合管理水平
本项目系统设备控制需要高效率、准确及可靠。本系统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对各子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综合监控,时时动态撑握监视及报警情况。公共广播系统大大减少劳动强度,减少设备运行维护人员;另外,系统的综合统筹管理可使设备按最优组合运行,在最佳情况下运行,既可节能,又可大大减少设备损耗,减少设备维修费用,从而提高监管力度与综合管理水平。
设计规范和依据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2、〈〈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DB32/191-1998)3、〈〈城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CECS/119-2000
学校公共广播系统设计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